(評分:8.0)
原名:James Muldoon, Mark Graham, Callum Cant《Feeding the Machine: The Hidden Human Labor Powering A. I.》(2024)
(評分:8.0)
原名:James Muldoon, Mark Graham, Callum Cant《Feeding the Machine: The Hidden Human Labor Powering A. I.》(2024)
.
台灣唯一且最具代表性的《推理》雜誌,在2024年復刊後,2025年更進一步挑戰了艱困的任務:月刊化。打頭陣的是1月中出版的285期,主題為「聲」。而在2025年起,除了原本的「另眼看劇」單元外,我亦新闢了更豐富的專欄:復刻黃鈞浩前輩專欄精神的「犯罪推理大家看」。每期針對華文、日本、韓國/歐美的三本犯罪類型出版品進行評介,我會挑選一些知名度相對沒那麼高的作品,希望可盡棉薄之力讓台灣長年「勝者全拿」,大眾讀者討論集中在少數暢銷書的現象激起一點漣漪。這樣的狀況已然導致可讀的翻譯作品越來越少,如果能讓它們得到更多關愛的目光就好。
此外,本期我亦受洪敘銘主編邀請,精心撰寫了「聲」的主題特輯:〈我聽故我在──來自犯罪推理故事中的「聲音」之謎〉,讓我們來看看,海內外的犯罪影劇、小說、紀實中,聲音是如何作為故事的關鍵?非常榮幸藉由此篇主題登上了285期的專欄封面。在此公開分享文章,歡迎感興趣的讀者,在這本專屬於台灣人的驕傲:《推理》雜誌上閱讀精彩的完整內容^^
《推理》雜誌於1984年11月由「台灣推理第一人」林佛兒先生創刊,至2008年,共發行282期。停刊16年後,由台灣犯罪作家聯會取得獨家授權,於2024年6月復刊,2024年11月推出復刊2號,同時也是《推理》雜誌創刊四十周年的紀念專號。由於具有特別的時代意義,這次洪敘銘主編也做出紀念企劃,我執筆了本期動態:評《本格MYSTERY.永恆300》,以及接替呼應景翔老師當年經典的「推理錄影帶選介」專欄的「另眼看劇」--現在看劇的主流管道是串流平台,所以自然與時俱進地更新為大家可以在串流平台上看到的好劇。在此也公開分享部分文章,歡迎感興趣的讀者,在台灣唯一且最具代表性的《推理》雜誌上閱讀後續^^
(評分:《苗栗小使命案》7.5;《艋舺謀殺事件》8.5)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法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億_審定.推薦
臺灣犯罪作家聯會理事,百萬書評部落客喬齊安_導讀
臺師大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蕭宗瀚_解說
(評分:8.5)
原名:Billy Kenber《Sick Money Sky-high Prices and Dirty Tricks: Inside the Global Pharmaceutical Industry》(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