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文彬穿唐裝意外合適,大概跟他的光頭絡腮鬍造型有關吧。 XD

簡文彬的指揮風格,跟上一場的呂紹嘉頗有不同。書卷氣,但是隱
含一股內斂的突破與創新;也或許是在 NSO 混的太久,熟悉度夠
,不需要用很誇張的指揮動作,來告訴團員這裡他要的是什麼感覺
吧。一曲充滿民族大義的斯拉夫進行曲,奏得中規中矩;絕唱大作
第六號交響曲《悲愴》,也是典制有序,四個樂章落落大方。還蠻
順的一場音樂會。


但是在柴可夫斯基的音樂會裡,塞進一首席馬諾夫斯基的第一號小
提琴協奏曲,主題也跟「悲愴」拉不著邊,我就不太明白這選曲的
基準是在哪裡了----也許是每一場都要有個獨奏家撐場面,所以特
地搭個台子給李宜錦表演?確實是很會拉。曲子也是刻意要考驗/
炫耀獨奏者的技術,許多挑戰高音極限、轉音順暢、甚至變換演奏
方式的地方。好像非常容易出包的,倒是也無風雨也無晴地演奏過
去。不過技巧雖好,不知為何就是少透了一股靈氣,聽不出感動。
不知是曲目的關係,抑或演奏者的問題?(歪嘴)

還是來談談《悲愴》,四個樂章各有不同的調性,兜在一起宛如人
生縮影。第一樂章的陰鬱感,就像是一部後設電影的開場,預示了
整部作品的主題,然後經過燦爛華麗一如旭日東升的第二樂章,歡
慶欣然彷彿登峰造極的第三樂章,瞬間轉進日薄西山、掙扎無路的
第四樂章,最後非常微渺虛弱地淡出做結,上字幕。「霍華休斯的
一生」,我腦袋裡突然浮現許多大起大落的傳記文學電影。也許《
悲愴》就是一種音樂形式的傳記,寫得說不準就是柴可夫斯基自己
。沒做功課,只是隨便想想。

演奏終了,簡文彬把後排的管樂組一個個叫起來,接受觀眾拍手致
意;有人害羞不起身,還被他硬是用手勢拉起來。真豪華的待遇,
那隻長號北極熊應該會爽死。 :-p

不過呢好像是一場音樂會百樣聽眾,走出演奏廳,我身後兩個長得
很宅,穿得也很宅的男生在說話,一個說他下半場只是加減聽的,
另一個則說「還是去找李宜錦(簽名)比較實在」。哎我就說嘛,
那身剪裁普普但是小露乳溝的大紅吊帶禮服,還能做得了什麼好了
?音樂會養豬哥,莫此為甚。 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