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ban poverty in the transitional economy: a case of Nanjing, China

出處:Habitat International 30 (2006) 1–26
作者:Guo Chen, Chaolin Gu, Fulong Wu

都市的貧窮問題在都市研究中一直佔有重要的角色,
因此到底是什麼樣的因素造成都市貧窮?成為學者追蹤的目標。
相較於西方社會所定義都市貧窮,
也就是因為低收入、低消費,
或是相關工作、居住、健康看護、教育,
甚至是社會網絡的個人地位
都是都市貧窮所關注的目標,
而新都市貧窮的出現,造成的原因
將遍及單親家庭、社會救助的提高、失業人口的成長、債務人口的增加,還有無家可歸的人增加,
換言之,新都市貧窮的本質是來自社經地位的降低,
而非源自貧窮的家庭,
本文研究地區的中國南京,
正值經濟發展的起飛階段,
透過家庭訪談找出這些因為新經濟重新結構所造成的新貧人口,
而空間的散居成為與西方都市新貧人口的差異。

analy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Operation motorway’: landscapes of construction on England’s M1 motorway

出處: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31 (2005) 113–133
作者:Peter Merriman

說實在的,在這本歷史地理雜誌裡發現這篇討論公路建築的文章,
還真有一點適應不良,更適應不良的,是將公路建築抽離成地景意義來談。
「公路」一般在地理學不就是交通要道,
在某個程度是一條線狀的符號罷了!
但是在一篇文章中,
公路建築其實是一連串流動的活動所造成的結果,
機器、勞動者、甚至是當地報社,
文本來自公關部所散發的小冊子,
用直昇機所拍攝的角度,暗喻視野的延伸,
而軍事化的用語,更使得該建設成為一場戰爭的隱喻,
真是傷腦筋,
一個工程地景怎麼搞出這麼多花樣?

analy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s of ‘Wild Africa’: nature tourism and the (re)creation of Hluhluwe game reserve, 1930-1945

出處: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31 (2005) 220-240
作者:Shirley Brooks

這一篇文章作者最直接的用意就在於,
一般所謂的自然保護區到底是真的「自然」還是假的「自然」,
站在地理學粗略的分類,
往往有自然與人文兩種,
而自然地景在第一時間通常會被歸納在自然地理,
但是自然地景一定就是「純自然」嗎?
顯然作者給了不同的答案,
因為眼前短時距看不出人為的力量,
但是拉長時間軸就會發現之所以可以保有眼前的「自然」,
是經過多少「不自然」的力量所造成結果。

本文以南非祖魯蘭的Hluhluwe保護區為例,
可以發現該保護區與當地人民的互動,
隨著管理員的心態會有所不同,
前者為吸引觀光客會從別地移入非當地物種而遭受生態學家的攻擊,
但是對於當地人民卻採合作的態度,
是當地人民為保護區的一部分,
但是後來的管理單位,
為確保保護區的自然環境,
開始計畫驅離當地人民,
因為「人」不是「自然」的一部分,
這個論述聽起來很怪,
但是在台灣的保護區,
某些人不也是有這樣的想法嗎?

analy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Recovering the Substantive Nature of Landscape

出處: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96,86(4):630-653
作者:Kenneth R. Olwig

這是一篇一篇有一點年紀的文章,
不過透過作者的回顧,
可以清楚地知道地景這個名詞所發展的意義脈絡,
從德文原始的地景Landschaft 所認為的「可感知特別屬性」,
到北歐所顯示的一個「規劃單位」,
或是英格蘭所接植的「county」,
而最後Carl Sauer所提的地景概念大致就是現今常用的概念,
為何要回顧地景的本質,
其實當學科的本質產生疑惑的時候,
要找尋答案通常就是回顧過往的腳步,
這有一點像N年以前日本的連續劇「阿信」一樣,
透過回顧才能找到問題,
知道問題,答案就不遠了。


analy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estoring Berlin's Unter den Linden: ideology, world view, place and space

出處: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32:(2006): 352–376
作者:Paul Stangl

本文主要討論二次大戰以後,
象徵德國的一些柏林地景在面臨重建時所牽動的意識型態,
如何被整合到建築物的本身。

在人文主義的研究方法未在地理學風行的時候,
建築物的討論始終圍繞在功能性或是外貌來打轉,
從來沒有想過建築物的本身也可以當作文本來分析,
同樣的建築物其實在不同人士的眼光會有不同的解讀,
當然面臨修復的時候,
也就涉及該修復成什麼樣子,
以象徵德國精神的「布蘭登堡大門」為例,
上面的女神到底是和平女神還是勝利女神,
拿破崙把它搶去法國後,
德國人又想法子搶了回來,
要不要插旗子?
要不要鐵十字?
都將有著意識型態在左右。
建築物只是建築物嗎?
沒那嗎簡單啦!

analy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