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概喜歡買衣服的女人,都知道ZARA。當然,身邊有愛瞎拼女人的男人,對ZARA的了解,大概跟身邊女人拜金的速度成正比。

去年去了趟巴塞隆納,幾個瞎拼女王強力推薦搶購ZARA,這是我頭一次聽說這牌子。之後,我就經常有意無意聽到身邊的女人討論這個西班牙的平價品牌。

在歐洲,ZARA就像台灣的NET一樣平民化。但說到質感,她比NET高一等級,比較像Giordano ladies。若論設計時尚感,比較接近MNG

根據 BusinessWeek的估計,ZARA的品牌價值全球排名 77, 勝過精品 Hermes (No.82) Prada (No.93)。對女人來說,這是天大的福利,不用花大錢,也能擁有流行時髦和品味獨特的美麗。

我很好奇,最近幾年迅速竄紅的 ZARA為什麼讓女人著迷?上海浦東正大廣場,ZARA的收銀台無論周間或周末假日,沒有打折,沒有特價,女人一樣捧著一堆堆的衣服等著結帳。一件一兩千塊人民幣(折台幣八九千塊)的衣服,連進試衣間都省了,直接往身上一套,在鏡子前面晃兩圈,然後直接走向收銀台,打包帶走。上海消費力的驚人,在ZARA看的一清二楚。

搶著耶誕和過年的檔期,哪個品牌不是七折八扣半價再優惠,只有ZARA不動聲色。為什麼不打折還有人買,有些單品還得用搶的?後來我才知道,ZARA不需要促銷,因為她的限量供應和快速新貨上架是別家廠牌沒有的優勢和膽識。

ZARA的經營模式迥異於其他服飾同業。她每年推出上萬種款式,每種款式都限量出貨,每週出貨2~3次,擺飾可以幾個小時就換一次。你相信嗎?同一天你在中飯前和晚飯後各去一次,店內的服裝已經乾坤大挪移,原本你看到左邊轉角的外套,幾個小時就不在原來的地方。可能賣掉,可能換上新品,可能移到另外的區塊,總之,就像魔術師,同一天,你可以在同一個店面看到好幾場不同的服裝展示。不知是只有浦東正大廣場門市特立獨行還是全球店面統一策略,這樣的推陳出新,需要很高的人事成本。

據說,ZARA一個款式在店內擺設超過一定時間銷售不佳,立刻下架,後端研發部門立即進行檢討。

Starbucks 一樣, ZARA鮮少做廣告,每年只有 0.3% 營業額花在廣告上。難怪對流行後知後覺的我到去年才聽說這個牌子。

幾乎靠口碑行銷,ZARA在上海的業績還是嚇嚇叫。新一代的上海年輕人喜歡追求國外品牌,如果能花100塊錢買H&MZARA,他們肯定不會花90塊錢去買本土品牌。
ZARA和HM像八國聯軍入侵上海,歐洲「平價流行時裝」給本土「民族仿冒時裝」致命打擊。襄陽市場遷移到上海科技館地鐵站亞太盛匯商場,規模一樣大,但生意卻冷清許多。本土外貿服裝店生意被搶了大半。越來越多人寧願買真的二線名牌,拒絕仿的一線名牌。畢竟A貨在質和價格都很難控制,不二價不折扣的洋貨,似乎反而越來越受到上海新一代消費者的歡迎。



上海ZARA很少打折。想等折扣,對不起,不當場決定,過兩天不是一件不剩,就是沒有尺碼。上海的高消費力加上廠家優越的後勤補給,等降價,你只有不停地遺憾。

ZARA出新貨的極致速度到底有多快?過去,服裝秀上展示的新裝,消費者最快要等半年,才能真正穿上身。ZARA就有本事突破時尚界六個月的供貨速度,像開F1賽車,將時尚用令女人最興奮的速度「撲」到世界各地。要女人等半年,誰跟你保證忠誠度。ZARA將供應鏈周期縮短為二到三周,同樣是仿冒,這種合法仿冒透過二百多名二線設計師快速捕捉歐美流行元素後再改版設計,追逐時尚的女人若真的迷上ZARA,看是比吸毒還痛苦,我對ZARA粉絲的荷包深表同情。

英國媒體為ZARA創造一個新名詞:Mc-Fashion(麥時尚),在時尚一字前面加上麥當勞的Mc,意即快速;也就是說,ZARA提供的是速食時尚,不是經典耐久。

雖不像LV有精緻的車工,ZARA搶頭香的「快」,就比別人搶先賺到女人的錢。光是搶快,就得用最短的時間了解顧客需求,一年推2萬款新式樣,找最接近市場的地方代工,建造全球最長的地下成衣軌道將運輸自動化,24小時處理來自全球近千家店的訂單,每周出貨260萬件的快速物流,鋪貨至歐陸以外的地區一律空運,72小時到貨保證。

整套周詳縝密的搶錢規劃,女人ㄧ進賣場,少有不大包小包,嚴重失血。你想想,上個禮拜才剛買了一件ZARA的秋冬外套,你的姐妹們讚不絕口,一個禮拜後,你帶著姐妹們再去同一家店的同一個區塊,已經換上不同的新款。姐妹們大表遺憾,而你暗自竊喜自己手腳快速頭腦清楚,雖然沒有賺到折扣,身上這件限量版就代表了一切,避免撞衫哪需要打折呢!

ZARA還有一個特點,她不像MNG,雖同為西班牙品牌,ZARA的設計老少咸宜大小通吃。MNG得看人穿,通常高瘦的人才穿的出設計特色。ZARA客群相當大眾化,燕瘦環肥、高矮胖瘦都能挑到適合自己的樣式。特別是單價低又兼具流行設計風格的棉T,無論合身或寬鬆的剪裁設計都令人愛不釋手,就算你是個大胖子,穿起來也別具特色。

所以,一個真正了解女人的品牌,注定要賺大錢。ZARA的服裝幾乎囊括了限量的稀有性,流行的速度感,身材的最大數,年齡的不分層,還有,不會貴到讓你買不起。你只要坐在浦東正大廣場幾分鐘,很容易就可以看到提著ZARA或H&M提袋走出來的男男女女。川流不息的人潮,就像看著大把大把的人民幣進進出出。這常讓我想到台灣的冷清。

李安在金馬獎上說,台灣電影加油。我也想說,台灣經濟,加油。

感愾之餘,再來比較一下瑞典品牌H&M

同樣來自歐洲,H&M的策略就不同了。她的新款替換就沒那麼快,幾個月內店內的東西不會有太大的變化。衣服的尺碼還算齊全,但質感和設計感就不如ZARA來的高檔。當然,價格相對便宜。同樣走流行平價路線,H&M的配件不管在款式多樣化或價格上都讓女人眼睛發亮。耳環、項鍊、手鐲、戒指、髪飾、手套,包你看得眼花撩亂。很多暢銷單品很快就沒貨,可能也不會再進貨。H&M的配件對女人來說,是想走在流行尖端又不想花太多錢的最佳選擇。

上海誘惑這麼多,怎麼樣才能享受逛街的樂趣又不花錢?
我通常在中午以後出門,四點以前必須趕回家幫阿姨開門。就像灰姑娘,公主得在三點半搭上地鐵,回家做飯。真正逛街決定要不要買只有兩個小時不到。瀏覽得花1.5小時,如果要試穿只剩下10分鐘決定買還是不買。10分鐘內你必須控制預算還得顧及台灣經濟會因你在大陸消費變得更困窘。愛台灣得有具體行動。最後,我只買台灣買不到的東西。享受了逛街的樂趣,也不需要揹上購物罪惡感。

 

很多歐洲的牌子在台灣都不設專櫃,喜歡的人只能靠網拍,或朋友幫忙帶貨。

就像現在,中午12:07,昨天才去過ZARA,今天得再去一次。因為,收到好友的採購單。她想買一雙夢寐以求皮的皮手套,長及肘的那種,訂單內容如下,

注意事項
1皮質軟還是挺
2是偏薄還是厚
3產地哪裡
4 什麼皮革
5從手腕以後量長幾公分

幫我拍照傳一下MMS簡訊  拜託妳了 大慈大悲推我入火坑的瞎拼菩薩

記得上述五樣問題嘿,去了要傳訊給我嘿,

我今天好死不死忘記帶手機

等等中午回家拿……


看到沒,這就是女人。因為 ZARA,你馬上從朋友升格成菩薩。也因為ZARA,你得幫朋友大慈大悲的跑腿,就算兩肋插刀,也要搶到貨。

不為什麼,因為台灣不能,在上海,你能。誰教你沒事跑來上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elin3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