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花食 (花まんま) / 朱川湊人遠流出版 (2014新版由野人出版)

 

朱川湊人以其這本在《文藝春秋》上發表的短篇集《花食》,獲得2005年日本小說大獎—直木賞。他不僅剛出道時就受到推理名家宮部美幸的背書推薦,還以《貓頭鷹男》獲得日本ALL讀物推理小說新人獎。他還曾獲第十屆日本恐怖小說短篇獎。
 
  朱川湊人的童年時代在大阪的街巷中渡過。作為一部追憶兒時離奇記憶的都市怪談,《花食》確實展現出另人耳目一新的朱川湊人式風格—藉由他的巧筆,那些已被用到爛的公式卻散發出嶄新的的光芒,結局瀰漫著散不去的餘韻。他的作品不講究刻意修飾,清淡的文字反而讓故事更顯純粹,營造出或令人不寒而慄,或帶來溫暖感動的氛圍。

        從《貓頭鷹男》(原書名《都市伝説セピア》)就可看出都市傳說是朱川湊人十分擅長也十分喜愛的題材,而這也一直是(日系)恐怖小說、恐怖漫畫、恐怖電影的永不退流行題材。事實上,讀者可以在朱川湊人及恐怖漫畫大師伊藤潤二之間找到不少共通點。兩者的作品往往都帶有一種失落、惆悵、哀傷之感,且唯美與恐怖和諧的並存。對我這種讀慣驚悚/恐怖小說的讀者來說,閱讀《花食》的重點並不是恐怖,反而是這些截然不同於「美式厲鬼」的、較為內在的特質。

        《花食》的基調是懷舊的。作者在字裡行間緬懷著童年的大阪,也追憶逝去的童年。這也讓這本《花食》卓然特立於泛濫的怪談/靈異/恐怖故事之中。朱川湊人最令我感到敬佩的是,他細膩且精準的抓住孩子的性情。讀完此書收錄六篇短篇故事之後,很自然的就會聯想到自己的童年。
 
六篇故事風格各異,但有個共通點:即皆以孩子或少年作為中心視角。這樣的設計,似乎和為數眾多的童話故事/少年故事神似。回想一下自己所讀過的這類型故事,似乎往往有「只有純真的孩子才能看到某些東西/進入某個世界」的設定。這邊特別提一下《花食》中的〈妖精生物〉這篇故事。這篇故事描寫的超現實情節,如果用佛洛伊德學派的性心理發展理論以及心理分析手法去解析,會得到截然不同的詮釋,這是非常有意思的。或許,朱川湊人之所以都採用孩子/少年作為主角,是暗示著某些曾經擁有的純真與其他特質,都隨著童年的逝去而消散了吧。
 
        以下分別就書中收錄的故事簡單介紹。
 
 
〈精靈之夜〉:
《花食》由這篇故事開始。「有一天晚上,我看到托卡比。他快樂的兩腳交替跳著走,從鱗次櫛比的屋頂這頭跳到彼端。輕快的身影不停的跳躍。在略為朦朧的月光下,發出咻—咻—奇妙又愉快的口哨聲」。全書的魅力與魔力,就由這段奇妙且令人好奇心大起的開場展開。
 
這篇故事探討到移民與種族的問題,從書中主角想像中的天堂,也可以一窺獨特的宗教觀。雖然充斥著歧視、排擠、悲傷與死亡的意象,但最後卻透出愉悅且燦爛的救贖與希望。

 

〈妖精生物〉:
走一趟國小附近的小店與文具店,你會訝異竟有如此多的花俏的小東西在販賣著。甩一甩後可以「啪滋」一聲黏在牆壁上的小腳掌,反壓後擺在桌上不久就會「啪」的跳起的小塑膠半球,可以當黏土玩的超黏橡皮擦……雖然不實用,只不過哪個孩子不喜歡呢。
 
        也因此,當讀到神秘男子展示類似水母的妖精生物給女孩看後,她便捨棄存錢許久要買的少女雜誌,而帶著這只需以糖水存活的妖精生物回家這樣的情節,讀者就不會感到突兀了。
 
        朱川湊人精準的掌握了孩子亦單純亦邪惡的特質。出於無盡且危險的好奇心,孩子在無心之下做出的可能是非常黑暗的。
 
        正如之前提到的,這篇故事如果使用精神分析去詮釋,會非常的有意思。與母親的競爭及嫉妒似乎可看出戀父情結的端倪,發現自己的私密體驗之反應竟然與失去自主生活能力的老奶奶相同時的感受,還有性慾啟蒙的意象……
 
        這篇故事也探討了幸福的本質。「所有人都能得到幸福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某人的幸福背後,一定是犧牲了另外一些人的幸福。絕大部分的幸福,都是在某些地方有所畸形的」。這段話,強烈的引起我的共鳴。
 
        最後的結局緊扣前面暗暗埋下的伏筆,令人不寒而慄。

 

〈摩訶不思議〉:
        認為人生就像章魚燒(至於為什麼,請務必親自讀讀其妙喻)、風流成性的叔叔,突然意外死亡。死者展現出強烈的意願,讓送葬的過程意外驚奇層出不窮。而秘密情人們接二連三的「鬧場」,更讓這篇應該是令人毛骨悚然的「顯靈」故事增添了更多的搞笑意味。
 
        這是篇充斥著神來一筆的黑色幽默的故事。笑謔之外,其實反映出成人只注重表面的造作。


〈花食〉:
        「世上再也沒有比當哥哥、姊姊更吃虧的角色了」。雖然這樣的句子一再出現,但其實身為哥哥的主角其實不斷的流露對妹妹的關愛。
 
        在一場高燒之後,妹妹的性情突然出現了大轉變,彷彿一位成年女性被困在小女孩的軀體中。而且,妹妹做了許多細節歷歷在目的夢,似乎向她傳達著什麼訊息。拗不過妹妹的堅持,哥哥主角伴隨著妹妹進行了一場探尋之旅……
 
        在《七夜怪談》等小說裡,「前世今生」、「既視感」(déjà vu)這種情節已經不斷的被使用。但這篇故事裡,當「花食」的意義被揭露後,讀者多會深深的被打動。父子的感情、兄妹的感情牽動著情節的進展,而最後結局更顯出兄長之責與情的真諦。

 

〈送終婆〉:
        令人畏懼的老婆婆,其實被熟知內情的人稱為「送終婆」。「送終婆」是一個代代秘傳的職業,掌握著使人身體及靈魂分離的巨大力量。雖然送終婆僅將自己的力量運用在受託讓飽受病痛折磨的垂死者身上讓他們得以解脫,但常得接受家屬的情緒發洩以及人們的誤解。
 
        作者在此篇故事以孩子的百寶箱比喻如今多半消逝的老街老巷,好的壞的、有用的沒用的,全都收納於其中。
 
        〈送終婆〉以傳承、生死為主題,而其中描寫的「送終咒」則呈現出和《鬥陣俱樂部》作者恰克帕拉尼克同樣以奪魂曲/詞為主題之《搖籃曲》截然不同的風貌。
 
「言靈」時代的逝去,恰巧和童年時光與童年時見證的種種之逝去互相映襯。

 

〈凍蝶〉:
        這篇終章是全書超現實成分最低的一篇。此篇故事回過頭緊扣著第一篇〈精靈之夜〉,再度以被排擠的孩子為主題。
 
        因某種家庭因素受到歧視的少年,在墓園附近遇見了同樣寂寞的美羽小姐。「凍蝶」這種會冬眠的蝴蝶,顛覆了少年對蝴蝶雖美麗但卻十分脆弱的印象……
 
        孩子們的怪談「鐵橋人」其實反映出內心的空虛寂寞。「凍蝶」的象徵性十分唯美。讀完此篇故事後,讓全書透出希望的曙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lesl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