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段說,文化藝術不是一年就看得到成果。反過來問,如果長期投資,還是看不到成果怎麼辦?
如果我是資源投入者,不管是公家或私人(前者把關者乃議員、後者就是企業主或企業財務),看到這種空泛的說法,一定砍預算。
果然,這則新聞的內涵,就是說預算遭到刪減,於是扶植65團隊好不容易湊足1億元。
第二則新聞,則又是在呼籲大家不要相害,多支持文化藝術預算。

會不會,補助的政策方針根本錯誤,如果同樣一筆資源,應該轉而做藝企合作,去擴大平台、多做策略研究、多找資源,讓社會資源來協助藝術,而不只是藝術團體(還通常是上的了台面的大團)每年等著去文建會排隊(這場景讓我想起蘇聯風雪排隊等麵包)。
新聞局的輔導金被罵的半死,國內比較偏好的是韓國振興電影、轉投資的策略。文建會呢?面對下轄的團體的作法呢?
林谷方提到,文創計畫過去講求展量,忽略藝術內涵,說的沒錯。但是,如果文化產業要成為國家發展一環,勢必要接受更嚴苛的檢驗,不同方面的檢驗,當然,通過檢驗,自然會有資源進來。
不參加聯考、怎麼上大學?靠走後門嗎?

======
文建會扶植計畫 65團隊獲1億元補助
 
【聯合報╱李玉玲】 2008.02.05 03:22 am
 
 
雲門舞集 仍是四類榜首

被表演藝術界視為重要經費來源的文建會「九十七年度演藝團隊發展扶植計畫」,評選結果日前公布,總共有六十五個團隊獲得總金額一億元的補助,雲門舞集仍是四類別榜首,今年則有純男性組成的驫舞劇場等五個新進團隊入選。

文建會受限於近年來行政院獎補助款統刪的影響,今年度「演藝團隊發展扶植計畫」原本只有九千二百萬元,較去年近一億三千萬元減少,文建會為了避免預算緊縮,對表演生態造成太大衝擊,特別增加了八百萬元經費,雖然湊足一億元,還是比去年少了三千萬元,難免有遺珠之憾。

預算減少 補助金額下降

今年的扶植計畫共有一○三團提出申請,經過初審、複審、決審等嚴格審查程序,最後六十五團獲得補助,較去年七十一團減少,各團獲補助金額也普遍下降,主要受預算減少影響。

四類別中,舞蹈、現代戲劇組延續往年情況,總補助金額分占第一、二名,其中,舞蹈組十五團、總補助金額二千七百九十萬元,現代戲劇組二十團、補助金額二千五百四十五萬元,傳統戲曲組十七團、補助金額二千三百六十五萬元,音樂組十三團、補助金額二千三百萬元。

老面孔中 五個新進團隊

演藝團隊扶植計畫雖以老面孔居多,今年還是有五個新進團隊,包括驫舞劇場、新櫻鳳歌劇團、偶偶偶劇團、莎士比亞的妹妹們劇團、上默劇團。

雲門舞集雖然維持不敗地位,仍是四類別的榜首,獲得一千萬元補助經費,但已較去年減少二百五十萬元;由純男性組成的後起之秀驫舞劇場,今年則得到九十萬元補助經費鼓勵。

現代戲劇類榜首為優表演藝術劇團,獲得補助經費為二百六十萬元;傳統戲曲類榜首是明華園戲劇團,補助金額三百四十萬元;音樂類第一、二名的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擊樂文教基金會,各得到四百二十萬元、三百五十萬元的補助。

鼓勵展演 水磨成遺珠憾

演藝團隊扶植計畫評鑑主持人、同時也是傳統戲曲組召集人林谷芳指出,團隊去年評鑑結果與今年評審結果共識很高,但受限於經費減少,難免有遺珠之憾,例如去年獲補助的水磨曲集崑劇團,評鑑結果如常,今年卻未入選,主要是評審考量扶植計畫以鼓勵藝術創作展演為主,水磨在推廣教育上的努力,應該有別的補助管道給予支持。

文建會第三處處長黃才郎表示,扶植計畫已實施十多年,文建會將評估轉型為中長程計畫可能性,因為,文化藝術不是一年就看得到成果,透過中長程計畫支持,表演團隊才能有更穩健發展。

【2008/02/05 聯合報】
 
======

林谷芳:重組生態 錢少效益大
 
【聯合報╱李玉玲】 2008.02.05 02:04 am
 
 
多次參與文建會「演藝團隊發展扶植計畫」評鑑及評審工作的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教授林谷芳指出,每年扶植團隊名單公布後,雖然會有正反不同聲音,但在現階段各種公部門補助資源分配上,扶植計畫已用最少預算發揮最大效益,對台灣表演藝術環境還是有很大助益。

「演藝團隊發展扶植計畫」實施至今已有十六年,補助名單也反映台灣藝文生態的轉變。林谷芳認為,扶植計畫對於藝文生態重組確實有幫助。另一重大影響是,團隊因為扶植計畫產生體質的改變,例如傳統戲曲組的廖文和布袋戲團,以前還處在「金光」與粗俗不分的混沌處境,經過多年的扶植,不但提升藝術性,也懂得行政層面的經營與管理。

林谷芳指出,扶植計畫執行十多年,從補助名單已看出藝文團體面臨不同問題,一類團隊必須靠著補助經費「維生」,少了扶植計畫奧援,隨時可能從表演藝術界消失;另一類團隊則視扶植計畫為「臨界」經費,有了這筆經費可以支持更好的創作,扶植計畫可說是作用在「關鍵點」。

林谷芳分析,「維生」與「臨界」團隊需求大不相同,也很難放在同一標準上審查,一些發展成熟的團隊,需要的不是文建會的「扶植」,也擁有豐沛的創作展演能力,文建會應該因應藝文環境的改變,研擬新的計畫,讓團隊得到不同程度的協助,評審標準更明晰。

不過,林谷芳憂心,受獎補助款統刪影響,近兩年扶植計畫經費不斷縮減。林谷芳指出,表演藝術界的創造力,反映了台灣文化不能複製的價值,但公部門這幾年大力推展文化創意產業,卻只看到標準化量展的一面,未注意到藝術不能複製、模仿的價值,才是競爭優勢。

林谷芳指出,在推動文化觀光部之際,也應深思是否應將文化經費的餅做大,以不可複製的文化創意增加台灣的競爭力。

【2008/02/05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indust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