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研哉肯定日本傳統文化的價值
因為資訊的流通使得文化交流越快速 相對的也沖淡本身的氣息
所以保存傳統文化再利用是件重要的事 他點出傳統文化之美還有應用之道
他舉出幾間相當饒富日式文化的高級旅館為例(都是那種貴到爆的旅館)
來講述經由設計傳統文化可以更洗鍊被應用 且成為獨特的存在
這讓我不禁反向思考台灣文化是否也能這樣
台灣文化是個多樣性的存在 相較於日式文化的沈靜 台灣文化顯得相當活潑
包容性也相當強 不知為何台灣文化應用在設計上的例子並不多見
不妨到好一點的旅館看看 眼中看到的盡是仿日式的旅館 絲毫嗅不到"台灣味"
不只在旅館的設計上 台灣老街的保存也有這種問題
或許你會說 他不是老街整修之後 保留原樣而留下的面貌
走在整修後老街街上 你真的感受到老街原本那份樸實的味道嗎
還是說他只是導入日式元素將其精緻化而已
試問 說到淡水老街 你腦中所浮現的畫面是何種景象
過多的人群 過多的商家 還有過多的繁雜 那往日樸實的"淡水味"沒了
多的是油膩膩的銅油錢臭 這真的是種保存嗎
或許我們應該反思 保存的真義是什麼 應該用何種設計來保存
在原研哉身上 我看到了對傳統的尊重
現代是可以和傳統共存 只是需要設計作為兩者的溝通橋樑

書的幾末章 原研哉自己爆了個料
愛知縣的萬國博覽他參加了設計 原先的設計和之後我們所見完成的樣貌並不相同
原研哉的設計是參考日本天人合一 師法自然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概念下去設計
他認為萬博是一個進步的象徵 當科技越是進步 跑得越是快速
最終目的還是要回歸與自然和諧共存 我們都是這自然的一部份
不應該以高高在上的姿態來看自然 而應該以平等地位來看待 學習自然的睿智
我們會因為看了discovery頻道裡頭的不可思議生態樣貌而讚嘆
換個角度來看 這些生物不就是自然的"設計"嗎
自然設計出一套特殊模式讓該生物存活
這種獨創性就是我們為何讚嘆以及需要去學習的知識
原研哉的萬博就是在這基礎點上設計的
不過為什麼最後會變成後來看到的萬博呢 重點還是在利益考量
以原研哉的設計需要花費成本高的可怕 而且收益可能不多
此外 他原先企畫將萬博辦在森林裡頭
這可能對環境造成了衝擊 這也是被反對的原因之一
不過藉由這件事情 我們可以瞭解到設計跟實行面還是會有所衝突
設計有時還是帶著過多的理想化 雖然有考慮到現實
但是當考慮到的層面廣了 相對的碰到利益取捨的機會也就多了
不過如果真的照原研哉所設計的萬博辦理的話 或許萬博會更加迷人吧(笑)

最末 原研哉回應最初章的設計史 強調設計是一個累積的過程
設計本身是一個大量資訊消化之後的結果
我們可以從一個設計聯想到設計最初的樣貌 這是一種歷史性的傳承
一個好的設計便是在保留資訊最精華的"質"傳達給大眾
這樣才能將設計的感動傳給人
對於未來的設計 他強調不只要吸收前人的經驗 也要走自己的路
讓設計更加具有自我看法 也更加獨特

閱讀完這本書 原研哉顛覆以往我對於設計的看法
他讓我看到設計更加遼闊的一面 不在只是侷限在那個花俏的小框框
"這應該是可以套用在攝影上吧"每每看到共鳴處我總是會這麼想(笑)
有計畫性的留白 精確的表達想法 以人為本的概念 這都是攝影可以利用的點
極簡不是什麼都不要 而是有計畫性的引起共鳴 讓思想去填滿空缺
換個角度來說 他是個什麼都要的概念 這需要很精良的設計 值得去學習
從大量情報的吸收到如何去蕪存菁是一門學問 其後的精準傳達更是需要仔細思考
設計中設計不愧是設計書 他引導著閱讀者去認識設計 觸發閱讀者各種新想法
不知道這是不是也是原研哉當初的設計之一(笑)

PS:
讀到書末 原研哉敘述萬博一事還有虛無‧空的概念時
我實在不想吐槽他物我合一還有討論空無的思想
這想法早在日本更早之前中國就有不是日本的專利(笑)

同步發表於:http://www.wretch.cc/blog/CDHT 

書籍簡介:

設計中的設計(DESIGN OF DESIGN)



作者:原研哉
譯者:黃雅文
出版社:龍溪
出版日期:2007 年 04 月 24 日
語言別:繁體中文

作者簡介:

原研哉(1958) 

武藏野美術大學研究所畢業
無印良品諮詢委員會委員
日本設計中心代表
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
長野冬季奧運開、閉幕式節目紀念冊
2005年愛知萬國博覽會文宣設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dodoc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