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看完一本書「未來在等待的人才」,簡單的說,這是一本探討左腦、右腦的書;更可以說,這是一本在「知識經濟」尚方興未艾之時,提出的A Whole New Mind 觀點,不只是「知識」,在富裕、亞洲、自動化的衝擊之下,未來在等待的人才須具備高感性(High Concept)、高體會(High Touch)的能力,擅用自己的右腦,因為「感性」才是更強的力量,才是未來世界最渴望的能力!

關於「未來在等待的人才
作者:Daniel H. Pink
譯者:查修傑
出版:台北 大塊文化
2006.8初版一刷

書中不斷提及醫生、律師、工程師、MBA這幾種被認為是「知識經濟」時代最佳典範的行業,也正是左腦發達的最佳代表人物,而書中討論到醫生的部份,更讓我感觸良多。

日前,我爸爸曾有個很糟糕的看醫生經驗(相信曾在大醫院看過醫生的人,應該不會太過陌生以下我說的狀況),我爸一進診間、坐下來,正試圖跟醫生描述自己的症狀時(這不是每個病人都會這麼做的嗎?)醫生竟然說「你不要講!我問你的時候你再說就好!」然後隨便問了兩個問題之後便說「我幫你排照腦波」,大約排兩個星期之後的某一天(如果會怎樣應該早就...),照完腦波之後,我爸覺得好像沒怎樣,便懶得再去看(這是一個不可以模仿的壞榜樣:P),隔了一陣子想了想,為了安心起見才又去看,醫生不但完全沒發現他根本沒回來複診過(奇怪!病歷表的功能是拿來幹麻低?)還一副覺得「你根本沒怎樣!」「你還要問什麼?」「有怎樣再來吧!不要再問我假設性的問題了!」便打發我爸離開診間,結束了一個「工作」,護士按了跳號燈,請另一個病人進來候診...

這便是台灣目前普遍的就醫環境!(好吧,至少我遇過好多次這樣的例子...)

我常說,台灣的醫療環境,就是靠那些儀器,醫生不做過多判斷(以免誤判?!),完全依賴儀器,儀器檢查出來有毛病才是有毛病!否則,就是用些病人聽了也不會安心的含糊說詞來結束一個「診號」,既然如此,何必需要醫生呢?未來的醫院應該可以是「無人醫院」,只需要一些儀器,人們可以自助檢查,覺得胸腔有問題就去照X光、腦部有問題就躺進去照腦波、全身都怪怪的就來個核磁共振吧...,然後依照儀器的檢查結果,透過「電腦」作數據分析與對照,只要Detabase夠強大,就可以自行判斷自己有沒有生病,至於生病了該吃什麼藥、打什麼針,也都可以透過Detabase的協助來完成!既不用被白眼,也可以透過Detabase清楚知道多少人患過這個問題,後來的追蹤狀況如何?比起不耐煩的醫生,「電腦」就有這點好處!

就在我對醫生這個行業有如此不信任+滑稽的想法時,這本書幾乎拯救了醫生在我心中的地位!書中提到,今天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所有二年級學生,除了硬底子的醫學科目之外,都必須修習敘事醫療課程。學生在這堂課裡學習傾聽病患的故事,以及如何更敏銳地「閱讀」這些故事...(註) 來展現出醫生該有的同理心,而非只是個「看診機器」,書中更提及幾個感人的例子,讓我看到一些「未來醫生」將人和電腦最大的差別--傾聽、同理心--的特質表現出來!

這讓我心中燃起一曙光(不過...台灣醫學系有這門課嗎?若有,是營養學分嗎?天呀!我哪來這麼多問號呀???),未來的醫療環境是有機會更好的,只是,或許需要從教育著手,說到教育...又是另一個龐大而無解的難題了...

我想,先勸勸所有還在使用純左腦工作的人,尤其醫生...來讀讀這本書,可能比「教育」快些!

(註) 摘自「未來在等待的人才」P.132第二段。

★ 延伸閱讀:2005.01.19如夢之夢」觀前感──醫護從業人員的生命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嚕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