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吳哥窟的人都知道,吳哥窟裡面有大吳哥、小吳哥之分。所謂大吳哥,其實是『吳哥通(Angkor Thom)』,Thom就是大的意思,而吳哥的原意有包含城市之意,所以這裡大吳哥的意義,就是指大城市而言。

IMG_7524

大吳哥在外觀上有著五座城門,分別是東、南、西、北門,以及在東門旁的勝利門。其中東門可能是在當時送葬經過之門,所以當地人又稱之為鬼門。如今我們所經過的是代表快樂安詳的南門,幾乎來此處的遊客都由此門進出。

IMG_7526

大門兩旁的兩排石雕。上圖面惡醜陋的是代表阿修羅,下圖面貌慈和的則是佛陀。

IMG_7527

IMG_7528

城門的正上方,就刻有加耶拔摩七世(Jayavarman VII)的微笑頭像,歡迎著來此的遊客。這個頭像是四面的,代表著佛教的『慈悲喜捨』,意即:要慈愛世人、要悲憫眾生、要歡喜度日、要盡捨物慾。

IMG_7529

IMG_7534

通過了大吳哥的南門,皆下來就是往大吳哥的中心-巴揚寺前進。巴揚寺的建築中心思想,和前面看過的變身塔以及東美蓬寺一樣,都是以『須彌山』的型態來建築的,它所代表的含意很明顯,就是要彰顯這裡是宇宙及信仰的中心。不過,因為加耶拔摩七世(Jayavarman VII)的企圖心太大了,所以巴揚寺最後並沒有完全完工。

IMG_7535

巴揚寺對於幾乎已經散佚的吳哥歷史有著重大的貢獻,因為巴揚寺內精美的浮雕很多,刻畫當時吳哥與外國交戰的歷史、人民生活百態,以及各種宗教活動,所以考古學家得以稍加瞭解當時的歷史情況。

IMG_7550

來到巴揚寺,最著名的一個景點就是『高棉的微笑』。工匠們將加耶拔摩七世(Jayavarman VII)的面容與佛陀結合,在巴揚寺頂端的這片石林中,刻出了十六座寶塔,六十四面的浮雕像。每個微笑的浮雕都有些許的不同,但都是以微笑示人。加耶拔摩七世(Jayavarman VII)把自己的頭像結合佛陀刻出來,應該是有鞏固自己在宗教及政治上統治地位的作用。在這裡,許多遊客手持相機,不斷地、不斷地,按下手中的快門,紀錄著高棉的微笑。

IMG_7545

這裡也是許多遊客會留下紀念照的地方,因為可以在這裡留下跟佛陀親吻的合照,不過小弟倒是沒這麼做。^^

IMG_7538

IMG_7539

IMG_7549

IMG_7548

這座在巴揚寺內的佛陀,據導遊說已經有八百年以上的歷史。我在此也焚香祝禱,並且試圖在這光線不足的地方,留下這尊佛像最自然的身影。

IMG_7553

我想,恐怕建造巴揚寺的加耶拔摩七世(Jayavarman VII)沒有想過,在他之後的柬埔寨國力江河日下,盛極轉衰,先後歷經外族入侵,甚至發生自己人殘殺自己人的『赤棉屠殺』,而今淪落至東南亞最貧困的國家之一。如今看來,加耶拔摩七世(Jayavarman VII)的『高棉的微笑』,似乎帶了些許淡淡的哀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