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鈺婷在〈記憶迴流,彼岸花〉中提及:

「彼岸花。佛家語。小津安二郎電影。
荼靡是花季最後盛開的花,開到荼靡花事了,只剩下開在遺忘前生的彼岸的花。
所以,有人說,花的翅膀,要到死亡,才懂得飛翔。無愛無恨的土壤,才會萌芽開花。」

是的,荼靡似乎常被拿來和彼岸花連結,正因為它們都被視為孤獨寂寞的花,帶有宿命的色彩。

茶蘼花開後就是秋風蕭颯的時節,也就是彼岸花開時。夏季開放的荼靡被認為是花季終結的使者,意味著臨近結尾的高潮。王菲有一首歌〈開到荼靡〉,英文名被翻成淺顯易懂的「Last Blossom」。王菲怎麼老愛唱〈開到荼蘼〉、〈花事了〉、〈彼岸花〉這樣的歌呢?仔細看,這些歌的作詞者都是林夕,這樣就不難理解了。

《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死金丹獨艷理親喪》,曹雪芹用以花喻人的手法暗示幾個人物的命運。其中就有荼蘼:

「麝月便掣了一根出來。大家看時,這面上一枝荼縻花,題著『韶華勝極』四字,那邊寫著一句舊詩,道是:開到荼縻花事了。」

是的,麝月是鏡子,是風月寶鑑的幻影,她的出現照著賈府的榮枯。

網路上還有好多資料,把荼蘼的身家資料寫得清清楚楚,連哪些詩人寫過和它相關的詩句都列了出來,我就偷個懶,不贅述了。其實,找不到荼蘼花的照片,才是我覺得比較遺憾的啊!


開到荼蘼 詞: 林夕 曲: C.Y.Kong 編曲: C.Y.Kong

每隻螞蟻 都有眼睛鼻子 牠美不美麗 偏差有沒有一毫釐 有何關係
每一個人 傷心了就哭泣 餓了就要吃 相差大不過天地 有何刺激
有太多太多魔力 太少道理 太多太多遊戲 只為了好奇
還有什麼值得 歇斯底里 對什麼東西 死心踏地
一個一個偶像 都不外如此 沉迷過的偶像 一個個消失
誰曾傷天害理 誰又是上帝 我們在等待 什麼奇蹟
最後剩下自己 捨不得挑剔 最後對著自己 也不大看得起
誰給我全世界 我都會懷疑 心花怒放 卻開到荼靡
一個一個一個人 誰比誰美麗
一個一個一個人 誰比誰甜蜜
一個一個一個人 誰比誰容易 又有甚麼了不起
每隻螞蟻 和誰擦身而過 都那麼整齊 有何關係
每一個人 碰見所愛的人 卻心有餘悸


花事了 作曲:Sophie Zelmani/Lars Halapi 作詞:林夕 編曲:郭亮 (粵語)

趁笑容在面上 就讓餘情懸心上 世界大生命長 不只與你分享
讓我感謝你 贈我空歡喜 記得要忘記 和你暫別又何妨
音樂正歡樂 你叫我寂寞 怎麼襯 這音樂 
是我想睡了 受不起打擾 時間比你重要 
是我安定了 幸福的騷擾 我都厭倦了 

是我懂事了 甚麼都不曉 連你都錯認了
若說花事了 幸福知多少 你可領悟了
Yes I'm going home I must hurry home Where your life goes on
So I'm going home Going home alone And your life goes 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寧水春 的頭像
    寧水春

    春水居

    寧水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