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鈺婷在〈記憶迴流,彼岸花〉中提及:
「彼岸花。佛家語。小津安二郎電影。
荼靡是花季最後盛開的花,開到荼靡花事了,只剩下開在遺忘前生的彼岸的花。
所以,有人說,花的翅膀,要到死亡,才懂得飛翔。無愛無恨的土壤,才會萌芽開花。」
是的,荼靡似乎常被拿來和彼岸花連結,正因為它們都被視為孤獨寂寞的花,帶有宿命的色彩。
茶蘼花開後就是秋風蕭颯的時節,也就是彼岸花開時。夏季開放的荼靡被認為是花季終結的使者,意味著臨近結尾的高潮。王菲有一首歌〈開到荼靡〉,英文名被翻成淺顯易懂的「Last Blossom」。王菲怎麼老愛唱〈開到荼蘼〉、〈花事了〉、〈彼岸花〉這樣的歌呢?仔細看,這些歌的作詞者都是林夕,這樣就不難理解了。
《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死金丹獨艷理親喪》,曹雪芹用以花喻人的手法暗示幾個人物的命運。其中就有荼蘼:
「麝月便掣了一根出來。大家看時,這面上一枝荼縻花,題著『韶華勝極』四字,那邊寫著一句舊詩,道是:開到荼縻花事了。」
是的,麝月是鏡子,是風月寶鑑的幻影,她的出現照著賈府的榮枯。
網路上還有好多資料,把荼蘼的身家資料寫得清清楚楚,連哪些詩人寫過和它相關的詩句都列了出來,我就偷個懶,不贅述了。其實,找不到荼蘼花的照片,才是我覺得比較遺憾的啊!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