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看到報紙說鶯歌陶博館有醃脆梅的活動,因為和吃有關,所以本人又有興趣了。打電話去預約之後,雖然當天陰雨綿綿,還是不減我亢奮的心情
醃脆梅的場地是在陶博館後面的空地,用帆布搭出來的一個戶外教室
雖然下著綿綿細雨,參加的人還是不少,不過大多是帶著小朋友來的家長
ㄧ開始每個人先發一盤新鮮的青梅 (ㄧ公斤)
然後加入100公克的粗鹽拼命搓揉,直到青梅顏色變深且濕濕的 (青梅不用洗,因為據說加入粗鹽就有殺菌的效果啦,而且也順便幫手去角質了)
接著用木槌把梅子敲破一個小洞,太用力會把梅子敲碎喔
最後把搓好的青梅和粗鹽全部倒入陶罐內醃漬一個晚上(至少六個小時)
這樣就大功告成了.............................................................................................嗎?!
錯! 大錯特錯! 真正辛苦的還在後面。
提著我們辛苦搓出來的成品
這時我們才知道這個惡耗,原來回家之後還有更多的步驟待完成,對於隔天一早都要上班的我們,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將青梅和粗鹽醃漬六小時過後,一顆顆青翠的梅子看起來已經可以吃了,不過這時的梅子吃起來只有"又鹹又澀" 可以形容
首先,把鹽水倒掉後,要將梅子放在水龍頭下以流動的水漂洗4~8小時
然後隔天一早六點,我們就要爬起來處理接下來的步驟。先試試漂洗之後的梅子,這時應該已經沒有澀味,只剩梅子本身的酸和一點點鹹味而已
之後把梅子撈起瀝乾,放入紗袋用脫水機脫水一分鐘,或是用毛巾將水分吸乾,總之想盡辦法將梅子瀝得越乾越好
接著有兩種不同方法,砂糖總共都是600公克,但是ㄧ種分三次放入糖液的,因為最後一次煮完糖漿是熱的,所以做出來的梅子可以放比較久
另外一種作法比較偷懶,只分兩次放入砂糖
我們選擇的是辛苦的第一種,將150公克砂糖和瀝乾的梅子充份混合後,冰在冰箱
每隔一陣子還要再拿出來攪拌一下
待砂糖完全溶解後,糖液倒掉,再放入150公克砂糖重覆上ㄧ步驟
終於...我們就要成功啦! 歷經中間無數次的翻動,在冰箱冰了ㄧ天之後,將糖液瀝出,用這次瀝出的糖液加入300公克砂糖煮溶成糖漿
放到不那麼燙、有點溫溫的時候就倒入鍋中將梅子全部浸漬在糖液中
放在冰箱冰它個三天,就終於...大功告成了
雖然和外面買的比起來口味還是差那麼一點,但是自己動手做出來的釀梅還是不一樣! 看起來是不是很好吃啊!
- Jun 19 Fri 2009 14:57
鶯歌陶博館醃脆梅 (2009.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