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時報副刊看到一篇小文章〈甄試台大的故事〉:

某女學生欲推甄台大,順利通過筆試進入第二階段的面試。

面試時有三位教授,而教授們很滿意女學生的表現,其中一位教授在最後問了一個專業問題,那問題的程度,遠遠超過一個高三學生所能回答的能力。對於女學生回答問題的表現,教授們臉上的微笑瞬間消失。

面試結束,教授們表示女學生可以離開了,而那位女學生走向教授身旁的大門,突然轉身問了在座的教授一句話:「請問教授,您們在我這個年紀時,會知道剛剛那個問題的答案嗎?」語畢,推了門走出去。

後來,這位女學生順利錄取台大。

                         —摘自中國時報(97.4.4)‧文兒 撰



看到這篇文章,想起日前去圖書館幫朋友借書,找著找著看見自己的論文也被放在架上,再把眼睛的視野拉大一點,瞬間有種說不出的渺小、黯淡感受。

那樣的感受,就像蔡小鴨部落格〈洩了氣〉的一段話:「我們都走著相同的道路,只有先到後到,沒有實力之差。

這則推甄台大的故事,使自己腦海浮起之前時常被老闆、大學長嘲笑的片段記憶。那段時間感受很差,不管如何努力,終究得不到肯定,換得嘲笑、責備卻是家常便飯。

久而久之會開始懷疑自己、否定自己。後來,Sally對我說:不用那麼灰心,老闆、學長他只不過是比你多吃了幾十年的飯,當然經驗、學識會有差別,但不代表自己沒能力。

後來得知,在十幾年前的碩士研究生活,並不似現在。大學長在念碩士時,跟隨的老闆不需要他們處理行政業務,跑研究案調查、訪談,當然會有較多的時間可以念自己的書、寫論文。


「在我這個年紀,你會這樣的問題嗎?」

的確,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很多事情其實是無法取得完全平等的比較標準,儘管是回溯到當時的年紀,年齡的時間點看似同等,但時空背景卻完全不同。

就像現在的小朋友,小學就會製作個人網頁,這對時下許多大學畢業生而言,可能是件難事;反過來說,對於如此依賴科技、電腦產品的我們而言,可能在提筆時忘記大量國字該如何書寫;手機弄丟時,腦海裡記不得任何一組電話號碼。

但是,人卻隨著年紀的增長,越容易倚老賣老,把自身的經驗視為真理,卻忽略自己的經驗不一定是他人的經驗


提醒自己,自身的經驗僅能為他人做為參考,不能成為指引他人的路,也不能為他人做決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輪轉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