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車站外頭的角落有個小公園
公園裡有座小月台,月台上停靠著幾輛黃白色的火車
火車們正是昔日花東線鐵路的退休元老
目前下場悽慘,任人破壞中……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為花蓮鐵道文化館的一部份
記錄昔日窄軌時代花東線鐵路的一切
早期花東線鐵路的軌距為762mm,和阿里山鐵路及台糖輕便鐵路的軌距一樣
軌距1067mm的西部幹線列車無法開進花蓮到台東這段鐵路
所以當年花東線的火車自成一格,就連塗裝也和西部幹線不同
直到1982年花東線鐵路拓寬完成,讓台鐵所有的路線連成一氣
東線特有的上白下黃列車塗裝,也統一為藍底白線條
原行駛於窄軌的DR2000型「東線小叮噹」柴油動力車
車輪(轉向架)改為1067mm後繼續服役於新花東線
其餘窄軌時代的一切,則默默地走入歷史

(註1:花東線鐵路本名為台東線,但為了方便識別,以下均稱為花東線)
(註2:高鐵、捷運的軌距是1435mm的標準軌,台鐵與日本在來線為1067mm
       糖鐵、阿里山林鐵及太平山蹦蹦車均是762mm的窄軌)


所幸,有幾輛窄軌時代的車輛被保留下來
經高雄機廠修復後,目前安置於鐵道文化園區戶外保存
這些靜態展示的客車有四輛,分別是
木造三等客車一節(LTPB1375)、木造三等客臥兩用車一節(LTPS1102)、
動力鋼體柴油客車一節(LDR2204)、動力鋁皮柴油客車一節(LDR2307)
另外還有一輛蒸氣火車頭LDT103,以及木造貨車及木造敞車各一輛

園區內的客車全部採用復古的黃白塗裝
這種上白下黃的塗裝,在當年素有「黃皮仔」之稱
雖然我覺得上白下黃的塗裝太過簡單,毫無設計感
但長期下來,也成為當地老一輩居民不可抹滅的印象

‧木造三等客車(LTPB1375)‧

展示中的LTPB1375三等客車,且具有守車的功能
車裡到車外都是原汁的木造,採用耐摧耐殘的檜木
1943年開始投入於花東線鐵路,1982年花東線拓寬完成後解甲歸田
小方格的車窗兩兩一組,受限於高度,車窗均為下拉式
只是原本上白下黃的塗裝,上方的白色竟被改成淺藍色
不曉得是刻意改色?還是太陽曬久而變色?


LTPB1375木造三等客車,白色變成淺藍色


與LDR2204停放在同一月台的LTPB1375木造三等客車

車內配置也很特別
因為是三等車廂,所以一切從簡
一邊是固定式的倒T形座位,前後共用一個椅背
另一側則是一條直直的長條椅

車廂內除天花板及椅子,其餘地方均是淺藍色
原本應該是銀色的置物架也被同一桶油漆沾染
木製的座椅則為茶紅色
因為全都重製上漆,看起來新穎而光亮
沒有陳舊斑剝的氣息,實在不太習慣


LTPB1375木造三等客車的車內配置及配色


LTPB1375木造三等客車車門


‧木造三等客臥兩用車(LTPS1102)‧

這輛木造的三等客臥兩用車,是園區內年紀最大的一位
它的出廠年代是1930年,由當時的花蓮港修理工廠(今花蓮機廠)打造
2000年高雄機廠修復完成後,移至園區安養天年
屋頂包覆的造形是其最大特色
車窗也是兩兩一組的小方窗


LTPS1102客臥兩用車外觀

所謂客臥兩用,指的是這節車廂包括了座艙與臥艙
內部的格局從中央一分為二,前半部是對坐式的木製座席
後半段是臥艙,床位亦為木製,一側各有2個上下舖,總共提供八個床位

當年的交通不比現代
加上花東線屬窄軌系統,車行速度緩慢
從花蓮晃到台東大概需7至8小時
所以夜間班次才會加掛臥舖,方便旅人

因為車廂本身狹小,裝設臥舖後更顯擁擠
通往上舖的樓梯直接在床柱上弄個凸出的木塊充當
感覺有點像軍營,只是就寢前熄燈手不必先就位XD


客臥兩用車內部一分為二,前半部是木製座席


後半部的床位(當時車門上鎖,無法入內細拍


‧鋼體動力柴油車(LDR2204)‧

這輛編號2204的鋼體柴油客車,出產於1956年,由台北機廠打造
不同於其他木造車廂,LDR2204為新式的鋼體車廂
最大特色是車頭的兩扇大窗,沒有連通門

早期奔馳於台鐵的日製柴油動力車
車頭多採半圓形,類似觀景窗的設計,俗稱「圓頭車」
LDR2204台製的動力車,將圓頭削成了平面尖頭
但是附有駕駛端的車頭,採完全封閉的設計,不利於車輛調度
因此,不論東部或西部,圓頭車都被台鐵改造為平頭,並加裝中央連通門
後來購買的動力車,駕駛端車頭的連通道均成為台鐵的標準備配
直到2007年,台鐵才又接連出現完全封閉式的車頭
它們就是TRMU太魯閣號電聯車以及EMU700電聯車
(EMU800的車頭可能將恢復連通門設計)

LDR2000系列的兄弟總共有四輛,只有這輛2204存活下來
長度為14.1公尺,和大巴士差不多,僅台鐵現有車廂的一半長
車廂的兩側都有車門,車窗由下拉式改為上推式
沒有駕駛的另一端附有中央連通門
以方便和其他車廂連結


LDR2204的車頭,沒有連通門


LDR的另一端,備有一個連通門


停在公園小月台的LDR2204,後方為木造三等客車LTPB1375

LDR2204鋼體動力車,車內配置和普通車相似
座椅為軟墊,椅背的角度也較斜,較為舒適
不像三等客車木造座椅幾近90度的椅背,非常難坐

車內塗裝為藍綠色,天花板附有電風扇
在冷氣不普及的時代,算是高級的配備了


LDR2204車廂內部(望向車頭)


LDR2204車廂內部(望向車尾)

特別的是,駕駛座與客席之間沒有特別隔開
車頭的左邊為駕駛座,所有儀表設備一覽無遺
車頭的右邊,亦即駕駛座的旁邊,為車座位
車頭兩扇大窗戶,視野非常好,司機就坐在客席前方開車
我想當年搭乘的感覺,大概就像搭公車一樣吧

雖然LDR2204車身是鋼體
但車內裝潢仍保有大量木造的成份
例如車門,駕駛座、車長室設備以及附於車尾的廁所
不過廁所內四面牆當中,有二面是大大的窗戶
不曉得當年有沒有加裝霧玻璃或窗簾之類的?


駕駛座沒有特別隔開,就在車廂最前方,右邊則為車長座席,均為木製裝潢


車尾木造的廁所


動力鋁皮柴油車(LDR2307

在小月台之外,公園的另一個角落
還有另一輛黃皮仔車孤單的身影
這輛編號為LDR2307的動力柴油車大有來頭
曾經肩負「東線光華號」的任務,為窄軌時期最快的車種
同款的兄弟姐妹在花東線鐵路拓寬後
也被改造為1067mm的轉向架,繼續服務於新的花東線上
這批車,就是傳說中的「東線小叮噹」

LDR2307動力柴油車亦屬實驗車種
當時台鐵為了幫列車瘦身減重,外殼改以俗稱阿魯米的「鋁」包覆
LDR2307原是LTPB1801客車
經台北機廠改裝為鋁皮車,並由花蓮機廠組裝動力配件
連同LDR2307在內共有四輛車被改造
改造鋁皮的車身都具有波浪紋,容易識別
但效果不佳,鋁皮車的計畫也未再進行


LDR2307車頭,車身鋁皮波浪紋是其特色

從手邊的資料來看,東線光華號多以三節車廂運轉
最高時速可達70km/h,可以說是窄軌的高速列車

當時由LDR2300、2400系改造的DR2000東線小叮噹
車身塗裝從花東線標準的上白下黃
統一為台鐵藍底白線條的普通車格式
我不曉得LDR2307在東線拓寬後
有沒有被抓去改造為1067mm的「東線小叮噹」
雖然停放在公園的LDR2307是漆成上白下黃的塗裝
但車尾燈的外框,卻是藍色的
透露出這輛車的塗裝曾經被改為藍底白線條的普通車塗裝
且花蓮鐵道園區這些車輛,都是經過高雄機廠及新竹檢車段重新整理後的作品
不論如何,這輛LDR2307的車身曾經是藍底白線條
但上白下黃的塗裝,也才是它真正的樣貌


LDR2307車尾燈外框是藍色,表示車身曾經是藍底白線塗裝

為了保護文物,車門是封鎖的
由車窗往內窺視,車內的裝潢已沒有木造的跡
座椅邊緣也出現了圓弧的不鏽鋼扶手
與DR2000的東線小叮噹一模一樣的
大概就像小一號的平快車那樣


LDR2307內部座椅


除了客車,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也停放了LDT103蒸氣車頭
以及木造貨車、及木造敞車一輛
LDT103出生於1945年,是蒸氣時代東線窄軌的主力車種
退役後被擺放在花蓮市美崙山公園裡
我小時候還曾經在它身上爬上爬下過
隨著鐵道文化園區的成立,才被搬到現址


LDT103蒸氣車頭


掛在木造客臥車後方的木造貨車及敞車

在公園拍了好一會兒,回頭看看天空
中央山脈龐大的身影正好壓在花蓮車站的上頭
我喜歡這種感覺,壯碩的高山,距離我們是多麼的近
一絲絲白色的浮雲,在山頭上穿前跟後地游走
這個印象,也是我最喜愛的花蓮印象之一


中央山脈龐大的身影正好壓在花蓮車站的上頭

2008年的早春造訪這批鐵道文物時
只有LTPB1375及LDR2204輛車的車門被撬開
車內保存完整,只是廁所被上過,氣味很噁心
不料,一個月後,卻在「火星人鐵道世界」部落格發現這篇文章:
請大家來搶救~~花蓮國寶級老火車
從文字及照片來看,所有車廂的車門都被撬開
除了遊民入內「居住」所留下的排泄物、垃圾外
有的車窗被打破,有的車窗被A走
有的被學生用立可白亂塗鴨,還有一堆食物殘渣
DR2204前排的椅背甚至不翼而飛
令人相當痛心!!
珍貴的鐵道文物,被擺在戶外風吹雨淋就算了
遭人入侵破壞及偷竊,有關單位第一時間竟然沒有發現
要不是網友「火星人」的發現並通報相關單位
說不定老黃皮仔整輛被人拖走三百年之後管理單位才察覺
與其這樣,我倒希望進行「收費管理」
例如10塊錢的入園費,充當管理清潔的費用
打開每輛車的大鎖供民眾參觀,每天派1至2人值班輪守
總比任甚風化無人照顧的現況還要好...


======2008.05.01 後註:

本文發佈後,熱心網友komachi於推文中補充相當多的資訊
特刊於此~~

komachi:

1. LDR2200其時有三輛被保存下來,
 其中一輛(我不知道車號)更換轉向架改1067之後,
 以DR2000的車號作為就花蓮機廠的調車機械許久,
 後來報廢賣給石龜附近的廢車廠,約十年前左右消失,應該已拆毀。
 另外兩輛為LDR2201與花蓮的2204,
 LDR2201現階段保存於苗栗鐵道博物園區,
 保存狀況良好,動力部份維持原始面貌,但無法運轉。
 LDR2204則在修復時更改動力系統,
 但是五六年沒動了,要發動可能需要修復一些東西。

2. 花蓮文化園區剛開幕時所有黃皮車體皆為上白下黃標準色,
 後來淡藍色的車輛為鐵路局重新上漆時不慎塗錯的塗裝。
 由於LDR2204所有權為花蓮縣文化局,
 故在該次補漆期間並未上漆仍保留上白塗裝。
 (鐵道文化園區目前由台鐵管理)
 (園區內所有權為文化局者僅LDK59已搬至文物館
  以及LDR2204,其餘皆為鐵路局所有)

3. LDR2307由於轉向架並未預留改軌空間,
 於東拓結束時直接報廢停放於舊花蓮機廠保存,
 那個藍色的尾燈牌是塗錯的,2307根本沒有藍色塗裝過。

4. 小叮噹塗裝變更順序
 762黃皮→1067黃皮→1067藍皮→1067黃臉藍皮,
 小叮噹後期車輛轉向架才留有1067的空間,
 前期車輛無法拓寬軌距只好報廢了。

5. 還有哩,神奇的光華號傳說是接近90在運轉的,
 因為當年光華號是用70在排點,誤點的時候就一定得超速追趕,
 雖然這很危險啦,不過也創下奇蹟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極冰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