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漁港,這座在香山海濱的小港口
一直以來,默默地送出一艘艘載滿希望的漁船出港
在黑夜時分,也默默地為討海人提供不算太舒適的依靠
它是新竹市第二座漁港,卻默默地好像不曾存在過
直到近年17公里海岸觀光帶的開發
它的名字,才又在地圖上被人提起


新竹市境內,除了赫赫有名的南寮漁港(現已升級為新竹漁港)
還有一座默默無聞的海山漁港
這裡沒有南寮的喧囂,附近也沒有什麼海鮮現炒小吃店
極目所望,除了漁港,就是荒地
漁港內以膠筏為主,荒地上大部份被拿來曬漁網
此外能強烈感受到的,大概就是「風」吧
這裡一年四季的風,好像沒停過,也好像永遠都吹不完
夏天的風把陽光的熱氣吹散了
冬天的風比較猛,連「站著」這回事都變得很困難
這「風」也是新竹沿海一帶的特產,台電最近看上這裡的風
新建了數十座的風力發電機(風車)
這些風車除了發電外,最大的附加價值大概就是「景觀」功能了


看到這根大風車,就代表海山漁港到囉

原本海山漁港有二座風車,其中一座在今年初燃燒了
變成不折不扣的「風火輪」,風火輪在燒完生命的最後一刻後
現已被拆解,遺體就躺在一旁的馬路上
剩下的那一座便漫無目的地自個打轉,由於附近沒有高大建築物
站在漁港內的風車,再對比四週荒涼的景像
讓海山漁港呈現給人的第一印像,只有孤!靜!寂!


海山漁港的連外道路

一切都是那麼的平靜,只有風聲不斷地嘯
通往海山漁港的道路,前半段被莫名地拓成四線道外加安全島
後半段則維持它應有的姿態,近年來為了發展觀光
政府也稍加整理了海山漁港,例如觀景台以及北堤的木棧道

站在北堤向北看去,是廣大無際的香山濕地
退潮時,從岸邊走到有海水的地方要2公里
濕地的另一岸即「風情海岸」,這也是近年新興景點
在台61西濱公路未開闢前,風情海岸還維持著原始的樣貌
記得小時候曾跟著親戚到濕地上挖蛤蜊,許久之後
大人們提著一桶又一桶的蛤蜊,我卻半顆也挖不到


照片右邊遠處即風情海岸,中央偏左的建築是貝聿銘設計的垃圾焚化爐

這片難得的濕地,100年前仍然是片海,在地形、海流的影響下
不斷地淤積,最終成就這塊地,或許再過50年,香山濕地又再往外海延伸2公里
今天挖蛤蜊的地方,50年後變成了新的都市計畫區,或是變成一座機場也說不定
目前想打它主意的計畫就有不少,比如有人主張把空軍機場遷到這裡來
幾年前還真的有被認真考慮過...

沿著北堤走到底,已搭起了木棧道了
幾個淺灘上,佈滿了礫狀物,看來起亂噁心一把的
它們其實是牡犡田,一塊一塊的蚵仔攀附在一座挨一座的蚵架上


淺灘上一座又一座的蚵仔田

逛完了北堤,往南堤前去
因為海山漁港是香山濕地的最南端
所以港口以南,沙灘及海洋就取代了原本的濕地
造成北堤和南堤的景觀差異
南堤同時也包圍著海山漁港的內港,這裡港口比較深
除了膠筏外,還多了些小型漁船,但數量不很多
和南寮港的規模相比,海山漁港要迷你許多

比起北堤,南堤似乎要「熱鬧」些,這裡的熱鬧不是指人氣
而是停在港內的船,船上雜亂的設備,堤岸上的小燈塔
加上一座醒目的媽祖廟,甚至堤下的消波塊等
也許目前時值退潮
港口內沒有漁民,遇到的人不是來看風景的,就是來放閃光彈的...


南堤內港的景像,要比北堤「熱鬧」些


南堤上的小燈塔

由北堤向北看,盡是片濕地,盡是一片野
就連遠方的建築、遠方的小山,都是平的
而南堤向南望去,景色和北堤迥異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新月狀的海彎
接著是一群白色風車轉呀轉
再遠方則是重山層層,有些呈崌齒狀
有的半腰還浮著雲
最遠處則是雪山山脈的群山
大雪山、頭鷹山、雪山、聖陵線清晰可見


南堤外的新月海灣,頗有花蓮七星潭的感覺


海灣後方是一座座的白色風車


遠方萬重山的層層相疊,路燈左邊的遠處,有座三角尖型的,是大雪山
再左邊,藏在雲裡的,就是台灣第二高峰「雪山」

縱使今天是假日,海山漁港也朝觀光化的腳步邁進
但人潮依舊稀少,我想主因是商業、人工雕琢的氣息不夠濃厚吧
雖然有建設,但不多,可我喜歡的正是這種感覺
甚至希望那些人工景觀設施通通拿掉
還給它原有的僕質之美

其他海山漁港的照片,請點我進入相簿


最後提一下地理交通位置,先看看下圖

海山漁港地理交通位置圖(本圖截取自 Google Map 

海山漁港可由台61線西濱快速公路,循指標抵達
搭火車就搭到香山車站,出車站往前走,過了中華路左轉
左轉後前方小巷子右轉進去,走到底,約20分鐘,就到了
只是附近仍是一片荒原,看海散心是個不錯的選擇
要是想吃吃海產、啖啖現炒的話,還是去南寮吧


香山車站,是距離海山漁港最近的一座車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極冰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