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失落的動物-20世紀滅絕動物記錄
作者:NHK企劃小組編
譯者:王淑容
出版社:晨星出版社


人類只有了解犯下的錯誤,
才能認知自己的任性與自大。




這不是一本看完後只會感嘆聲「原來以前地球曾有過這些動物」的書。
以故事形式來介紹數十種的滅絕動物,即使一半的頁數是圖片;內容仍然相當紮實,文字也很淺顯。

本書中所滅絕的動物,
有的經由人類的手直接獵殺絕種;
有的被人類帶來的傳染病或新物種間接滅絕;
也有的因人類工業科技發展而使生存受到威脅。

我只挑幾篇來介紹,為了不爆字數所以省略許多細節,如果看了之後有興趣知道更詳細的資訊麻煩請借原書來看吧。有些我非常喜歡的動物,因為不知道如何摘錄牠們的故事所以不放上來,但是像南北非大羚羊、玻里尼西亞蝸牛、海貂長耳敏狐、維德角蜥蝪、塔斯馬尼亞狼加利福尼亞灰熊、巴貝多浣熊,還有其他更多的動物;都讓人感到惋惜,第六章的部分動物甚至還沒被正式記載就滅絕了;而第八章雖然說的是希望,但也只是人們不願意面對這些動物絕跡的事實而已……章節標題和像短詩一樣的文字是書中原本就有的,因為我很喜歡所以就引用了,很明顯是日式句法吶。



第一章 王的末期
高不可侵 如帝王的動物們
人類的魔手、
將高貴的野生生物
如此輕易便毀滅了。


〈被迫害的王-北非獅〉
獅子中最為雄偉的一種是棲住於非洲北部;體種二二五公斤、全長超過三公尺的北非獅。金色的鬃毛延伸至背部,威武的樣子彷彿是獅中之王。羅馬時代的領導者為了慶祝勝利;將各個征服的土地上的動物捕捉至羅馬城,而看來威嚴氣派的北非獅自然是首選。北非獅在遊行展示過後,接下來等待著牠們的便是被送入競技場與劍手生死決鬥,戰鬥得勝的唯一報酬;只有「死」。--另外牠們也被迫在民眾面前「處刑」當時為禁教的基督教徒。牠們在羅馬帝國滅亡後仍繼續生存,但數量已大量銳減,又因沙漠的擴大和人們奪走其棲息地,北非獅最後被北逼至亞特拉斯山脈,環境嚴苛的山脈在二十世紀初仍未被開拓。然而,人類的科技日新月異,一九二二年殘存的最後一頭北非獅於亞特拉斯山脈被擊殺,王的血脈就此斷絕。

〈酷似鷲的隼-瓜達普魯長腳鷹〉

加利福尼亞外海的墨西哥屬島嶼-瓜達普魯島存在著茂密的灌木,而島上無天敵的瓜達普魯長腳鷹便一直維持大型猛禽的外表,十八世紀時開始放牧的島民認為成群的瓜達普魯長腳鷹會攻擊小羊,因此便開始對付牠們。十九世紀中時得知瓜達普魯長腳鷹即將滅絕的鳥類學者開始以高價收購,到了十九世紀末時更曾以一百美元的身價賣出。而同年有一隻號稱「最後一隻」的長腳鷹被補獲,漁夫在索價一百五十美元被拒後憤而將鳥羽扯光、投棄在海裡,就連之後被撈起製成的標本也在大火中付之一炬--而二十世紀初曾又被目堵的十一隻長腳鷹群體,其中九隻被擊落,剩下的兩隻則不知去向……

〈再也聽不到的咯咯大笑-笑鴞〉
居住於紐西蘭南島和北島的笑鴞最大特徵為其彷彿齊聲大笑的鳴聲,體長約四十公分的他們在當地的貓頭鷹屬體型最大的鳥種,羽毛是美麗的焦茶色混雜奶油色。不具特別的飛行力,這是由於牠們只捕食夜間的地上獵物。歐洲移民在來到此地時同時也引進了歐洲穴兔,繁殖力驚人的穴兔在島上成為農人的威脅,於是政府又引進了白鼬與貂--這些鼠類馬上就消滅了穴兔;連同大量的笑鴞。一九一四年笑鴞最後一次被目擊,從此消失在紐西蘭的歷史中。




第二章 孤獨之死

與流逝的時間一起墜落在
絕滅深淵的動物
然而最後的一匹消失……


〈一二O年的孤獨-塞昔耳巨龜〉

歷經一百二十年,全世界只剩下自己。這是被取名為馬利恩的巨龜經歷的一生。
在馬達加斯加島東方的馬斯卡令群島中,模里西斯島曾在十八世紀時成為法國的殖民地。當時還在探尋海外殖民地的航海員將馬利恩帶至法國軍隊中當成吉祥物來對待,而牠也因為模里西斯島的政權轉移在英國政府底下繼續生活著,但是牠的故鄉卻在此時發生了變故。原先的十二種巨龜全數在十九世紀滅絕,而馬利恩竟成為了十二種巨龜的最後一頭。
當初的航海員們發現這種巨大爬蟲類的肉質鮮美,在航線上的大量巨龜簡直是變相的糧食儲存庫。要殺動作遲緩無防衛能力的巨龜實在太容易,甚至記錄上曾有一個人在一天內殺了一千多頭。而在船員們發現即使不給巨龜食物或水;牠們也能活上幾個月後,船員的獵捕行為更是變本加厲,一艘船總會備著幾隻這種不會腐敗的糧食,一遇上戰鬥就全數投入海中。而隨船而來的老鼠等動物也不停掃盪著龜卵,直至巨龜們消失。

馬利恩在漫長的一生中,離開故鄉一百五十八年;孤單地活著,而牠也並非自然死亡。牠爬到要塞上;然後跌落下來,沒有人知道為何牠會爬上那種地方。


〈五O億的消滅-旅行鳩〉
有一種鳥曾是地球上為數最多的鳥,高達五十億隻
旅行鳩只居住在中北美,體長四十公分、發達的胸肌讓牠們在長途飛行中仍維持高速,是種美麗的鳥。但大多數的人對於旅行鳩的異常龐大數量並不抱持好感。鳩群飛過時會遮擋住日光,繁殖的營巢長達十公里以上,有時停棲的兩端距離可達十一公里,鳩群在較粗的枝幹上甚至會重疊起來,可高達一公尺,牠們的重量經常將樹枝壓斷,鳥糞甚至讓樹下的雜草枯萎。

旅行鳩最大的滅亡原因是濫捕,牠們發達的胸肌肉質豐美,數量龐大的牠們只要人類將槍砲連續射擊就會成群地掉落地面,成為一道美食。十九世紀起淘金熱帶來的人潮與糧荒更讓似乎殺也殺不盡的牠們被不斷濫捕,因應數量銳減的鳩群,獵捕手段更加兇殘,例如將活鳩的眼睛戳瞎當作活誘餌。大量虐殺持續了二十年,當人類有所察覺時,那種一度數量驚人的鳥已瀕臨滅絕,繁殖力低落的牠們靠著大量群體生活來保護自己,一旦數量降到一定以下,便不再能維繫。一八九六年牠們的巢被發現,許多獵人趕至,就這樣二十五萬隻中的二十萬隻被殺;許多雛鳥棄至原地,僅存約五千隻左右,而二十世紀時僅存的一隻母鳩馬撒在動物園裡忽然成為世人關注的對象,旅行鳩的牠失去大量同伴的掩護一次也未曾旅行,最後突然跌落地面死去。

〈從口中出生的蛙-胃袋子守蛙〉
胃袋子守蛙從口中生出子蛙的生育方式在世上獨一無二,澳洲克倫多是牠們的棲息地之一,到了雨季時公蛙會開始求偶,母蛙將受精卵吞至胃袋直到小蛙孵出,胃袋子守蛙的蝌蚪不曾被看見過,這種蛙更具有能將土中捕到的小生物用黏液黏住的能力,為了揭曉胃袋子守蛙的生育之謎及胃液成份,一部分的蛙被補捉,其餘則因為水壩興建和金礦探查;棲息地被破壞而死。

〈與森林同時消失的族群-阿斯維羅蜘蛛猿〉
以樹果、葉、鳥卵、花蜜為食的蜘蛛猿十六世紀時被葡萄牙人發現於中南美洲,牠們最初被當作寵物飼養,之後則被用來作生體實驗,而且經常為了捉子猿擊殺母猿。蜘蛛猿被毒矢射中後,手腳或尾會牢牢抱緊樹幹,有的至死不掉落地面。導致牠們滅絕其實並非被捕捉,而是棲地改變,熱帶林因畜牧、開發公路、木材輸出而被砍伐,蜘蛛猴遂大量減少,最後一頭也喪生於克利夫蘭博物館的火災中。

〈人類夢土的彼方-海濱煤黑雀〉
煤黑雀居住在佛羅里達東海岸的狹小地域,體重約二十八克、雙翅展開至多六公分,食物是葉片上的軟體昆蟲。平常母鳥甚少被看見;多半只聽見公鳥的啼聲,尤其是在營巢季節的清晨和傍晚,每隔六七秒便會發出啼聲。但在坎培拉岬的甘迺迪宇宙中心開始建設後,因為附近濕地蚊子很多,為驅走蚊子進行了河流改道工作,隨著乾涸的濕地和人類太空時代的開展,煤黑雀也從此滅絕。



第三章 殺戮的愛
那種令人們著迷的
美麗與可愛動物
為了將牠們永遠
據為己有,
人們開始殺戮。

〈革命的犧牲者-高加索野牛〉

高加索山脈野牛以十頭左右為群體單位棲息在森林裡,頭部小後身發達的牠們外型漂亮,生產率低;一兩年只產一頭小牛。十二世紀德國敘事詩《尼伯龍根之歌》詠頌的屠龍英雄齊格飛成為被模仿的對象,不少自詡英雄的人到森林裡殺戮大型動物,到了十六世紀各地出現了野牛保護區,但目的是為了供貴族狩獵,平民則為了食物屠殺這些野牛,導致高加索山脈成為剩下的野牛最後的棲息地之一。十九世紀俄皇亞歷山大一世為保住野牛種將維羅羅札森林畫為保護區。但事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急轉而下,數量逐漸回復的野牛隨著沙皇政權解體,被沙皇保護的野牛們同時被視為權力象徵,飢餓的農民也終於能大肆捕食野牛,再度銳減的野牛並沒有令蘇俄與哥薩克騎兵斷了趕盡殺絕的念頭,一旦被發現便遭機關槍掃射。一九二一年最後一頭野牛遭到射殺,殺死牠的是革命時轉效忠新政權的原森林保護區管理員。

而另外一方面,曾被俄皇捕獲贈與各國的立陶宛野牛被聚集一處進行繁殖,被選定為保護區的就是維羅羅札森林。

〈「獵鹿法則」下的犧牲者-北美洲大鹿〉

棲息於亞利桑那州和墨西哥北部的北美洲大鹿是在六種北美洲鹿中最大的一種,毛色暗紅,原住民以此為食並利用牠們的毛皮,但北美洲大鹿真正的災難是自從十九世紀白人來到此地開始,有了槍枝不必費勁就能獵捕鹿群,而此時稱為「獵鹿法則」的奇妙團體開始獵殺大鹿;以求大鹿的上犬齒作為配件,為了取得一頭只有兩顆的犬齒,獵人們一頭接一頭的擊殺,1906年最後的大鹿家族被人目擊,卻立刻被目擊者的獵人全數射殺了。三十六年後政府終於設了保護區,但不存在的物種已經不需要被保護了……



第四章 欲望的犧牲者

只要有關衣食住、人類
欲望便永無止境。

〈罪孽深重的美食家-關島狐蝠〉

你相信因為人類的食慾而使一個物種滅絕嗎?
關島前後曾為西班牙和美國所統治,西洋人自從知道狐蝠的美味後,便馬上將之變成餐廳裡的一道獨特料理,而以果實花蜜為生的狐蝠也的確擁有美味的肉質,自居美食家的人們為此蜂擁而來;並大肆誇張宣傳這種食物的美味。要獵殺鳴聲響亮的狐蝠實在太過簡單,牠們的數量也因此不斷減少,直到一九六八年最後一隻關島狐蝠被吃入腹中。……直至今天,關島仍會從周邊島嶼每年進口一萬六千隻狐蝠滿足世界各地的美食家,而牠們究竟還能再撐多久;沒有人知道。

〈燃盡了的海狼-加勒比海海豹〉
一四九二年,哥倫布將這種動物因其鳴聲稱為海狼。這種體長兩公尺以上的生物在海中非常敏捷,但在陸上卻相當遲緩,這成了他們的致命傷。十七世紀時,英國探險家寫下這麼一段:「西班牙的船員們手持棍棒,走入加勒比海的海豹群中。當時海豹們並不知道即將發生的事,仍待在原地不動……」加勒比海原住民只捕需要的量維生;但歐洲人卻將這種生物趕盡殺絕,不為肉或毛皮,而是為了牠們豐富的脂肪可作為燈油使用。每點一次燈,就燒完了一頭海豹的生命……

〈至死都不知道恐懼-小笠原群島鳩〉

第一艘來到小笠原群島的英國軍艦對這種生物的記載是不怕人;唯有槍砲聲音會嚇到牠們。這些鴿子對人類沒有警戒心,即使被用棍棒打也不會逃走,如此束手就擒的生物毫不費事地被捕捉並成為佳餚。曾有過七十多隻鴿子被從樹上打下來後,腳被擰斷直到烹煮前都在哀啼的虐殺記錄。在小笠原歸還日本後,這種溫和的鴿子已經只能在博物館看見了……

〈製成大衣的猛獸-亞利桑那虎〉
美洲虎經常與豹被混淆,在美洲虎中最大型的是亞利桑那虎,他們棲息於有許多岩石的灌木帶,也曾被發現住在人類的廢屋裡,原住民雖然偶爾會被牠們吃掉,但都因他們認為是自然法則而接受,但來到此地的歐洲人就不這麼想了。他們所畜養的牲畜在美洲虎眼裡是新的獵物,而狂怒的白人們自然展開獵殺。不曾被攻擊的美洲虎不懂得逃,在槍追擊下牠們總是逃到樹或岩石上,然後待獵人慢慢扣下扳機,將牠們變成一件又一件的大衣……


第五章 敗者的悲哀
吃者、被吃者;
是自然界嚴酷的法則。
然而,勝者繁榮、敗者卻
歸悲哀的末路。


第六章 神秘的消滅
有些動物
活在謎中;滅在謎中
神秘的面紗
永遠來不及揭開
犧牲的永遠是動物

〈消失於神聖的湖中-的的喀喀湖歐列斯第〉

曾顯赫一時的印加帝國亡於西班牙人之手,他們抓住印加國王阿塔法巴要求大量黃金,卻又一面將他凌虐致死,然而西班牙人得到的不過是極小部分的財富,因為神殿人員早在西班牙人掠奪前將財寶沉入了湖中。的的喀喀湖這種鱗片如黃金般的魚也是被野放的魚侵略下滅亡。一九三七年美國內政部魚類野生生物局流放大量鳟在的的喀喀湖中,為了讓當地的人也能嘗到這種美味,但強悍的鳟卻開始獵捕歐列斯第……不論是印加或歐列斯第,都是在外來者侵略下消失的原住民啊。

〈被視同亡靈的鳥-瓜達魯普暴風雨海燕〉
曾有一種海燕於1885年被發現,1911年滅絕。這種鳥全長二十公分,牠們一回只產一顆卵,這種暴風雨中也照常飛行的海燕,船員視之為溺死的男人們的亡靈,是不吉祥的鳥。新侵入的天敵:貓很快滅了島上百分之四十的鳥類,海燕就是其中一種。曾有人目睹貓在巢邊搜捕獵物,巢邊散亂著翅膀羽毛,夜晚時則不時聽見海燕的獨特鳴叫--然後接下來都沒有人再看見過這種鳥類。


〈謎般的滅絕-金蟾蜍〉
金蟾蜍初次被發現時還有數千隻,隔年僅發現一隻;再隔年發現了第二隻,然後金蟾蜍就此永遠消失了。
棲身在哥斯大黎加的牠們,滅絕的原因有好幾種說法,其一是說氣溫上升導致,另一說認為石化工廠排放的大量亞硫酸氣體造成酸雨;也有認為臭氧層破壞造成紫外線傷害,由於金蟾蜍對空氣污染及氣候變化適應力極弱,很可能因此滅亡……但迄今仍未得知真正的原因。



第七章 沒有理由的嫌惡
喜愛也殺;嫌惡也殺
人類自私的理由
左右了動物們的命運

〈無賴漢的悲哀末期-內布拉斯加大灰狼〉

開拓時代的美國西部,有被人以一千美金懸賞的動物--內布斯加大灰狼。
牠們曾多數棲息於加拿大曼尼托巴至美國德克薩斯州一帶的草原,中體型的牠們有敏銳的嗅覺和行動力,大灰狼在聞到獵物後悄悄地接近獵物並猛起襲擊,可追跡數公里,又可獵殺巨角野牛或美洲野牛,也因此得了野牛獵者之名。雖然原住民對大灰狼心懷敬畏,蘇族甚至因模仿牠們狩獵而被稱為大灰狼族。但歐洲的新移民們稱牠們為「流浪狼」「無賴漢」,因牠們對牲畜和人類的威脅而厭惡牠們,最後終於展開迫害。

一般常用手法是利用野牛屍體,將劇毒塗抹上去;在寒冷的天氣中大灰狼們慢慢撕咬凍結的肉,一頭野牛便足以毒殺許多隻狼,牠們的數量開始激減,老鷹、北美土狼等有不少也成了被害者。生存下來的大灰狼由一頭雄武的領袖率領,這頭警戒心極強的狼王對可疑的陷阱完全不屑一顧。當地人稱這頭巨大的大灰狼「巨狼」或「大王」,據說牠曾率五頭大灰狼殺害兩千頭左右的牛隻。這使得牠被懸賞高達一千美金。牠們這些狼被加上別號或特徵而被懸賞,在各種手法攻擊下特別謹慎的狼們也一頭頭被擊殺。

然而巨狼從不上當獵者的各種補殺之計,並且像嘲笑般將毒肉集中在一處,掘出所有陷阱將它們疊成一堆後在其上留下糞便。只是巨狼的伴侶布蘭卡並沒有那麼聰明,被鋼夾補獲的牠被繩圈套住頸子,以兩匹馬往反方向絞緊,血從牠的口中流出--牠逐漸變得僵硬,而巨狼則不顧一切地追隨到了布蘭卡被棄置之處,第二天牠踏進了布置在牧場周圍的陷阱中,當晚就那樣被用鎖鏈繫著,隔天牠已死亡,沒有外傷、似乎也不是暴斃。

然後在巨狼的一生結束後三十年,最後一頭內布斯加大灰狼被補殺;就此滅絕。



第八章 絕望之中的希望
從滅絕到再生
其生命是否能在地球上復甦?
在絕望的彼方,如今
希望的燈火微微亮著



那麼接下來是感想部分。

這本書我看得心情非常沉重,人類自私醜惡的一面在平鋪直敘的文字下如此明顯,想故作不在乎也辦不到。其中有許多情景只要一設想便覺得極度殘忍,歷史上很少用動物的觀點在看西方地理大發現後的影響,我們的課文總是歌頌航海家的偉大,他們的確是相當了不起,但一件事情永遠不會只有正面影響,遠洋貿易付出的代價不只是人力、資本,無形中觀念及自然生態的改變才是會留存最久的,而且也最難說出好壞。蕃薯和吳郭魚都不是本土原生種,現在蕃薯成為台灣的象徵之一,是台灣食物與文化相當重要的一環。但同樣是外來種的福壽螺卻難以令人提起好感,至少我真的很討厭牠們螢光粉紅色的卵= =。

直到現在我的內心多少還是會覺得歐洲比亞洲優越,雖然客觀評價也許如此,但看完這本書你對他們的優越可以漸漸還原到該有的客觀評價。書最後將滅絕動物依照洲別分類,美洲最多、大洋洲&亞洲其次,最後是非洲,美洲甚至是大洋洲加上亞洲的數量,這代表了什麼?美洲和亞洲、大洋洲都比非洲更早與歐洲建立關係,非洲的內部直到十九世紀才有被「開發」,其中亞洲(尤其中國)普遍來說文明發展程度與歐洲較接近,太平洋島嶼群和大洋洲、美洲則多半維持原始部落形態,歐洲人來到那些地方,並在當地帶來自己的生活方式:畜牧、大量狩獵,就與自然相處而言,當時的歐洲人無疑比原住民更加野蠻。書中不只一次提到原住民本身也有獵殺那些動物,但一來是工具不發達,二來是他們本身敬畏自然的觀念,原住民並不會將一個物種逼至滅絕。

於是我越看越生氣,像是歐洲人因家畜被補食就報復性屠殺別的動物,雖說自己辛勞的成果毀於一旦真的令人憤怒,這點多少還能原諒。但他們引進新物種只為了享受樂趣、食慾,或是只因為那些動物肯親近人類就殺了牠們,甚至還有虐殺的行動,例如戳瞎眼、擰斷腳、扯光羽毛拋進海裡,為什麼要這樣變態的折磨一個自己不了解的物種?施虐的這些人們是可議的,偏偏他們又自以為優雅高尚,還理所當然地瞧不起當地住民,例如英國政府鼓勵殺戮;懸賞美州維塔克族的頭皮,也因此令維塔克族和紐芬蘭白狼絕種,奇妙的是歷史課本從未上過這些事情。

我們不知道歐洲人是踏在這麼多物種的屍體上成功的。


這是本沉重但是頗精彩的書,推薦大家去看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txjm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