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生日,在忙碌清雜物、斷捨離、搬來搬去中度過。

 

出清了老家房內的厚重舊家具3樣、桌椅一套,丟掉不少早該丟掉的國高中教科書、文件,然後從9月入住的租屋內再搬回來一批東西。

 

感謝宇宙合力幫忙。前天才敲定要搬,又在今天順利的搬完。感謝今天協助的4位工人。尤其是後2位,看到他們辛苦的樣子,現在有點擔心給的工資略少。日後,期許自己要給的慷慨適中。

 

對前房東有點不滿。覺得他們的收費是偏高的。那個房間,只值7000的房租,卻收了快1萬元。然後終止租約時又收了800元清潔費(那何必叫我打掃乾淨呢?)。然後房東太太,又遲到了快10分鐘。(這導致了搬家工人的不滿)。以上,我已懶得爭辯。搬走的時候,我的內心狀態是「不爽、受夠了」

 

(還沒拿回押金,我要祈禱順利快退回拿到! 說點好話: 謝謝你們還算不錯的裝潢及房東處理問題的效率)

 

總之,何以又搬回來了? 其實927日上旻君老師的課那一、二天,我測A4時,就顯示相較前個租處,搬回家住是個比較好的選項。但那時心裡還是有很多抗拒,所以不放棄地再測A4, 問「搬回家住」vs.「再找另一個新住處」,其實2張的感覺差不多,但前者胸口略悶,呼吸不順,所以我持續找新住處。但,過去1個月找的結果也相當不順…

 

讓我決定要搬回家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發現我又創造出「男主外負責講理能幹、女主內散漫胡塗擺爛」的雙人組(房東先生與太太)實相。Why why why ?和家裡那一組一樣。認出後,我嘆了口氣。不想掙扎了,好,我臣服,先回家。

 

這裡也要特別謝謝熙涵的介紹上課、相載、提供住宿。和她,千惠與王律師的;對話讓我受益良多。在課堂上,想出了很多我沒想過的視角。王律師劈頭就說:「你就回去當啃老族嘛」(奇怪,這句話聽了有種說中心聲、釋放的快感,可能我覺得還沒從父母那邊要夠吧!? 雖然我理性上希望自己能夠不期待) 「你的媽媽還是丫嬛啊,她其實以你為榮,可能以為用你用的東西,就可以跟你一樣優秀(唉,仍無法理解…)。不要怕她拿你的東西嘛。你要學習自己掌握節奏,去主導。你爸爸很愛你,這就是可以利用的。比如說他要買東西給你,你就說,請爸爸買2份,因為媽媽會偷吃。」大家陪我拆解「媽媽應該要有的理想樣子」,放下期待,順勢而為重擬相處的方式。最後我自己也想出「那好,我每個月就把省下來的房租1萬領出來放在房裡,當與父母相處不順有低落心情時,就看著提醒自己: 我省下了這麼多的錢! 可以用來上課、做些不錯的事,多麼划算啊。」

 

所以,搬回來了。雖然心裡小小的氣餒: 怎麼和我「單身獨居女郎,有多采多姿的生活」的理想圖像相差這麼遠呢? 哭哭。但記下這2個月的嚐試所得的幾個心得與體會:

 

1、還是感謝有2個月的在外居住選擇。讓我的心情得已從對父母的不滿有所休息,也盡情開心地煮了幾回餐給自己吃。今天看著舊傢具被載走,心裡還是覺得奇妙: 說起來也是很簡單的動作,可是之前就是提不起勁去處理。動力實在很重要! 但低潮也是ok的,它有其深意,可能在我內心還是有一塊暗黑泥濘沼澤在等待清新活水去沖刷吧! 那好,祈禱有朝一日能洗滌出一條通向藍色寧靜大海的出路。           

 

2、生活需要好好規劃安排: 這幾個月以來的能量暗淡狀態,讓我發現,我還是喜歡「動態平衡」。就是行程表排滿一點: 要多點學習充電的課程,要有一定量的社交生活,付出服務的機會(報名當諮商志工),照表操課的運動時間。也要研擬一下副業或轉業(修教程考高中專任輔導老師?)的可行性,給自己一個有在前進、有點挑戰的目標。既然自己有好勝心,那就設定些有趣的活動,讓自己去挑戰挑戰吧! 不然覺得,活得很乏,鎬木死灰的。

 

以上。希望接下來的生活,能夠漸入佳境。要持續上成長課(很高興目前有王律師的課!) ,要重拾運動,要好好生活。加油,Frighting~~~

 

magicf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_________________530324860df45

        在圖書館尋書,偶然看見這本「看見你,我找到自己--母女關係成為女性的關鍵生命力」,作者是一對母女,母親是基督徒,是在基督宗教的各種訓練機構,擔任心靈課程的專業教師與講者。

摘要一些有感的段落如下:

「挫折的母親常常是因為沒辦法滿足自己的期望而有壓力,這導致她有一事無成的感覺。這類的母親基本上大多寧願做其他事,也不要照顧孩子。但她又不能承認自己有這樣的心願,於是就否定了真正的自我。那些職場生涯很成功,但之後又因為社會或家庭因素而必須放棄工作來照顧孩子的女性,經常會在這方面感到挫折。

每當我們依照理智、但不按照內心的感覺去作某個決定時,心靈會陷入一種緊張的狀態。我的內心和理智在博鬥,於是這種緊張會演變成怨憤,最後變成挫折感,而且我們還會因為自己居然感到怨憤而有罪惡感。

最簡單的解決方法是承認自己的不完美而且沒有興趣做某些事,並重新作決定。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先領悟到,自己的幸福要靠自己去打造。我們必須再度將生命的掌控權握在自己手裡,即使這對家庭而言,可能意味著一種轉變。

挫折的母親常把自己看成一種犧牲品,因此將自己的精力消磨殆盡。扮演犧牲品的角色總比認識到自己的弱點和令人害怕的可能性也就是自己必須為實現自己的願望負責容易忍受。

造成這種態度的原因是一種潛藏的失敗感。挫折的母親在童年時期可能沒有獲得自己希望得到的關注、愛和支持。因此如今在扮演母親的角色時,她想證明自己是更好的母親,但又承受不起自己對自己的要求。

也許她必須痛苦地認識到,自己並非完全不知道自己母親自私的傾向。但挫折的母親無法承認這個事實因為如此一來她就不能再對母親抱持怨憤的心態,也沒辦法因為自己是個「更好」的母親而有勝利感。然而,承認自己有極限會使她與母親產生內在的連結,也會使她朝向長久以來渴望與自己更親密這個目標踏出第一步。」

「挫折的母親常覺得自己是周遭環境的犧牲品,她的每一個行為舉止似乎都在說:『不要給我任何壓力』很有可能她沒有得到實質的幫助,因此要作一位無微不至的母親,使感到備加困難。從熟悉的環境搬遷出來或不幸福的婚姻都會引起這種行為。例如父親為了工作之故需要搬家,母親也許表面上同意這次搬家,但心裡卻拒絕。她主要的感覺是:我也沒辦法,我們需要這份新工作,我必須妥協。於是有些女性會在新的住處拒絕與建立關係,拒絕開啟自己的新生活。她寧願陷在挫折沮喪當中,也不要告訴自己:我要把這扭轉成對我自己有利的情況。

挫折型母親的長女或么女最能感受到母親情緒上的負擔,於是就不想再將負擔加到母親身上。她想成為一位實實在在的天使,在母親身邊協助她,好能感到自己被母親所愛,但卻因此而失去自己的身分認同。就像無微不至型母親和女兒形成一種共生的關係一樣,挫折型母親也和自己的女兒形成兩個完美、而且像拚圖塊一樣可以緊密結合的對應面。女兒學會自己該有什麼樣的行為舉行,才能給母親製造最少的麻煩。她認為自己有責任盡己所能使母親的日常生活沒有壓力。長大成人之後,她會選一個讓母親感到驕傲的職業,並選擇一個母親能接受的對象。由於女兒總是把眼光放在母親而不是自己身上,她就失去了自己的身分認同。有時候,女兒會很快就找個對象安定下來,來給自己已經和母親切斷臍帶的錯覺,但結果又陷入同樣的情況: 她如今順從的不是母親,而是自己的另一半,好能從他的愛中感受到自己有價值。另一些天使型女兒不敢走出這一步,而是待在母親的身邊。可是,天使不可以忘記,自己也具備有飛行的能力。」

女兒不應為挫折的母親負責,因為身為成人,母親有各種機會對令人失望或限制的情況作出反應。如果女兒意識到這一點,就不會一直陷在罪惡感中。因為罪惡感只會將她和母親綁在一起,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這其中的重點亦不在罪惡感,而是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每一位女兒都希望母親過得好,而母親也希望女兒過得好。藉著對彼此說:妳可以為自己做什麼,好讓自己過得更好?可以在他們所負的責任中,強化彼此。這句話可以使正感覺到失望或負擔沉重的人,面對自己的責任。

 

 

個人心得: 以上段落是節錄的,中間穿插的一些生動案例就沒有抄錄。我在上面的文字看到了此生母女關係的縮影,也看到了自由的出路。紅色粗體字是現階段的我所需要的良藥,我想我會把原本印在感冒藥袋上的醫囑,恭敬地手工抄在紙條上,貼在我書桌前,晨昏定省一番吧。從沉沒在犧牲品的感受裡,要轉而為自覺能負責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好,我想這是需要更強壯的力量才能辦到的。祈願上天也願意賜給我勇氣與信心,讓我成為一個更完整、更能承擔自己人生的,幸福自由人。

 

magicf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