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04022_719105238144130_257554636463025642_n  

文章標籤

Marti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rt Plus 201406

2012 年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協會(Association of Asia Pacific Performing Arts Centers,簡稱AAPPAC)的年會由台北的兩廳院主辦會期中遇到一位北京來的經紀人,聊到這兩年我在上海看到的現代舞團,聊到所謂的傳統元素與當代藝術的結合,在這個範疇裡,台灣已經起跑許多年,而中國近十年則如火如荼地揚起了如風暴般的熱潮。那時我剛知道這幾年受到國際矚目的陶身體劇場,提到陶,她瞬間發亮的雙眼和急切叮囑我無論如何至少看一次陶的作品,那神情至今難忘。那年在台灣沒等到,這一延就到了2014。

文章標籤

Marti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rt plus 201405被國際樂壇稱為「歌劇先鋒」的名製作人、藝術節總監吉拉德‧莫提耶(Gerard Mortier)於今年三月過世,享年七十歲,上一期介紹了莫提耶一生所經歷過的歌劇院、藝術節、以及在樂壇的成就,本期從他的事蹟中,探討他對樂壇的貢獻,進而一窺這位具有法律與傳播學位的專才深耕表演藝術的哲思。

在國際樂壇中,我們很難找到一位像莫提耶這樣的人他不是音樂家,卻比許多音樂家更了解作品的內在;他不需上台表演,卻比任何人知道舞台上的艱辛;他不是導演,但總能將最合適一起工作的人湊在一起;他不是作曲家,卻可以看見作品成形後的火光並且描述給同伴們聽。

Marti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78414_468585089908593_1330076567_o  他不唱歌、不演奏樂器、也不作曲或指揮,嚴格說來,國際間稱呼為「歌劇先鋒」的吉拉德.莫堤耶(Gerard Mortier)並不是音樂家或藝術家,但他對表演藝術界的貢獻,卻遠遠超過國際巨星們。一九四三年出生於比利時,獲得法律和傳播雙博士學位後,莫堤耶便進入表演藝術圈開展他的事業,他先於一九六八年進入法蘭德藝術節(The Flander Festival)擔任藝術節總監助理,一九七三年起後擔任知名指揮家杜納宜(Christoph von Dohnányi)和作曲家利柏曼(Rolf Liebermann)的辦公室主任,但真正奠基他日後成就的,是一九八一年開始帶領布魯塞爾皇家歌劇院,與擔任音樂總監的名指揮家張柏林(Sylvain Cambreling)攜手打造皇家歌劇院。在他帶領布魯塞爾皇家歌劇院的十年間,莫堤耶從節目開始打造新的歌劇院文化,他認為歌劇院不是博物館、歌劇不是陳列的骨董,而是與時俱進的活生生的藝術,因此除了用創新的手法重新演繹經典名劇之外,他也催生了不少當代歌劇。他的作風在當時的國際樂壇上,是相當大膽前衛的,但也因此讓布魯塞爾皇家歌劇院脫胎換骨,成為樂壇上舉足輕重的歌劇院之一。


文章標籤

Marti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rt Plus 201403上海音樂廳近日推出一系列青年音樂家的音樂會,乍看之下,以為是一般年輕音樂家的製作,但再仔細一看,卻有些不一樣,從標題到海報的視覺呈現,透露出一股說不出的活潑與輕快感。原來這不是一般的音樂會,而是上海音樂藝術管理系和上海音樂廳合作的「伯樂計畫」。


文章標籤

Marti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34bc571adeba3c58dd2dc497be1af58阿巴多(Claudio Abbado)過世了,雖然所有他的樂迷都不會對這個消息感到震驚,但是自2000年因罹癌治療之後,這十三年來他仍戮力於將此生累積的雄厚社會資源,投注在年輕音樂家的傳承上,音樂界景仰他的藝術成就與大師格局,竟有他能健康長伴左右的錯覺,全球文化圈在這個消息發佈之後,齊聲哀悼,雖然近年不少大師陸續離開,總讓我們不捨與唏噓,但對於阿巴多,更是深遠的哀痛,因為他這一生所打造的不僅僅是他個人的藝術成就,留給世人的也不僅僅是繞樑的樂音,還有他為下一代的耕耘以及作為一位大師的典範。

 

文章標籤

Marti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95283_436199319813837_1995304523_o 時序進入一年的尾聲,同時也進入表演季最忙碌的時節,今年與往年較不同的是,當代音樂的音樂會一場接著一場,在短短的一個月裡,幾乎臺灣各世代的作曲家作品傾巢而出,從文化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旗下的臺灣音樂館作曲家曲譜出版計畫系列演出推廣活動中陳泗治、郭芝苑、張昊、賴德和等前輩作曲家到尚在國內外作曲系所就讀的新生代作曲家,委實令人訝異,盡管這幾年在本土意識高漲下,西洋音樂的生存空間已大不如從前,卻還是有如此多的新生代,投入嚴肅音樂的當代創作。另一方面,因應大量的作品發表,也帶動了許多音樂家的參與演出,古典曲目和當代曲目的歧異,在演奏者身上立見分明,演奏者對於當代創作的詮釋與態度,成了這些音樂會中,作品之外的另一個風

景。

文章標籤

Marti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rt_plus201401 一年一度的港台盛世-香港週,今年表演類節目以香港管弦樂團拉開序幕,領軍前來的是二○一二年被《音樂美國》(A w arded M usical A m erica)票選為年度指揮的梵志登(Jaap van Zw eden),與該團連袂獻藝的還有帕格尼尼大獎得主、中國小提琴家寧峰。寧峰為臺灣觀眾帶來的是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而梵志登則選擇了蕭斯塔可維奇(D m itri Shostakovich)第五號交響曲,作為香港管弦樂團睽違二十年後,再度於臺灣亮相的曲目,這一套曲目不僅經典,更是饒富趣味,加上無論是獨奏家寧峰,或是指揮和樂團,都是筆者首度聆聽現場的音樂家,對於三者的演出,自是十分期待。

寧峰為小提琴巨擘、知名教育家曼紐因(Y ehudi M enuhin)欽點讚賞有加的天才型演奏家,雖囊括國際間各大賽獎項,如漢諾威國際小提琴大賽、曼紐因大賽、伊莉莎白女皇音樂大賽,更於二○○六摘下小提琴大賽最顛峰-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賽首獎,但卻以嚴謹的演奏風格著稱。梵志登以平實穩健之姿拉開冗長的樂團序奏,從定音鼓起始、經由木管到弦樂群之後,再結合木管與弦樂群,一開始便展現了清楚的聲音層次,香港管弦樂團清澈且極為融合的音色,另人耳目一新。而寧峰全神貫注於前奏之中,當小提琴獨奏的部分終於出現時,許多小提琴家會以略顯華麗的音色出現,但寧峰卻以樸實的音色融入樂團,在這聽似結構簡單、實則獨奏聲部與樂團之間在主題與伴奏之間此起彼落、互為消長、交織長達二十多分鐘的樂章之中,展現了忠於原作的詮釋。

文章標籤

Marti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rt plus 2013-12前年某一天,雲門舞集的音樂繆思春美跟我說林老師開始構思雲門四十的作品,要尋找最純樸的臺灣的聲音,於是我們在臺灣音樂館的資料館裡翻找了一些客家歌謠。去年,輪到被大家笑稱是雲門團史活字典的文獻室主任品秀,為了《打開雲門》一書,請我從音樂的角度談幾首雲門的舞作,我也藉此機會回顧了我與雲門的緣分。

第一次看雲門是《白蛇傳》,少女鄭淑姬的面容和肢體,至今仍歷歷在目,當時年紀很小的我,只看過家族裡幾位學芭蕾的堂姐穿著硬鞋和舞鞋跳舞,雲門舞者赤著腳跳躍的姿態,深深的撼動我。認真說來,除了跟著爺爺到廟口看的野台戲、布袋戲和慶典時的陣頭等,《白蛇傳》應該是我看表演的啟蒙,比聽音樂會更早進入我的人生。

文章標籤

Marti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zmena-651905l.jpg2013/11/16

整部影片擺盪在極冷與極熱之間。

文章標籤

Marti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