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3年07月02日)

無論你喜歡新版的《星際大戰》首部曲及二部曲,或者你懷念過去的《星際大戰》史詩三部曲,甚至你對《星際大戰》系列向來就沒什麼好感與興趣;但不可否認,這部屬於近代美國的「科幻新神話」總在你記憶的某個部分以某種獨特的型態存在著──無論你是不是科幻迷,或者你看過沒看過,甚至你居住在地球上某個距離美國最遠的文化角落。
從1977年5月25日《星際大戰》電影在美國上映開始,《星戰》旋風就此橫掃全球,無往不利:1980年和1983年乘勝追擊所推出的續集《帝國大反擊》和《絕地大反攻》,更將導演喬治‧魯卡斯心中波瀾壯闊的「星戰宇宙」推上了最高峰。

《星戰》的世界結合科技、幻想、神話、英雄、歷史素材,透過電影、小說、漫畫、遊戲、週邊商品,乘著美國的文化風勢和跨國的資本翅膀,衝破語言的傳播藩籬和民粹的堅固障礙。這齣由絕地武士擔綱主演,由正邪原力揮舞光劍所交織出的「絕地劍俠傳」,也從「很久以前,遙遠的銀河系」飛入了「很多客廳,少年的心坎裡」。

照說,科幻雖然有趣,但比起其他類型作品,科幻電影也總是屬於冷題材(至今依舊是如此);《星戰》系列這種前無古人的暴發戶式成功(不敢說後無來者),似乎值得深探。事實上,經過了二十多年,對《星戰》的分析與研究方興未艾,甚至已進入某些學術殿堂的領域──這本身倒也成了值得注意的課題!

有人引經據典,從古典作品裡找出「正邪衝突」、「英雄長征」和「父子相殘」的神話原型;有人旁徵博引,從歷史戰場中追索「專制帝國」、「陰謀政爭」和「殊死纏鬥」的參照範本;有人舉證歷歷,從多元文化裡尋覓「原力參修」、「武士精神」和「光劍奇術」的根據來源;有人慧眼獨具,從日常生活中舉證「巨艦戰機」、「盔甲服裝」和「火器道具」的設計秘密……

說穿了,《星戰》成功的魅力,在於它創造了一種「既靠近又脫離」和「既陌生又熟悉」的世界情境,讓人們能在一種耳熟能詳的敘事邏輯當中,放膽接納科技的奇觀;讓觀眾能在許多刺激感官的特效場景裡頭,關照切身記憶和經驗。

簡言之,在《星戰》的宇宙裡,科幻影迷能看到「科幻大奇觀」,軍事專家能看到「二戰星際版」,文化學者能看到「史詩新包裝」,動作片狂能看到「雷射光劍秀」,販夫走卒至少也能看到「絕地劍俠傳」。不管老成少年家,不論專家門外漢,保證都有門道跟熱鬧可以看:可以各取所需,也可以各學所得──而這也正是在所有歷史文化當中,「神話傳說」典型能夠建立的前提與要件。

於是乎,《星戰》成了美國這僅僅擁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國家,以科幻外衣所建構起來的「新民族神話傳說」:源自歐洲血緣的伊底帕斯情結和遠征英雄冒險、來自西部拓荒的左輪手槍決鬥和篷車追逐記憶、根自兩次大戰的共和專制對決和慘烈交戰紀錄、取自東方獵奇的日本武士精神和禪學靈力修練,整合在100%誕生於美國的「太空歌劇」大眾娛樂架構之下──《星戰》系列完美地收斂了屬於美國新文化的世界觀、歷史觀、文化觀和價值觀,也從而建構了美國新文化的主體性:百年後,美國的子子孫孫將驕傲地擁有自己專屬的傳說與神話。

只是,回頭想想,居住在遙遠東方的一群孩子,為什麼也如此熱愛《星戰》系列?為什麼也覺得《星戰》魅力無法擋?為什麼對「絕地劍俠傳」比對《蜀山劍俠傳》還要如數家珍?我想,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ITN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