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就只是「乏善可陳」的「空殼」,連「華而不實」都不是。

如果想看這片比較正面的評語及介紹的話,請去新‧龍貓森林,在那邊龍貓大王寫了四篇(但是目前只有三篇刊出)非常詳盡的介紹,分別是:

[感想] 今晚地獄座無虛席,鐵血的鎮魂歌 - 300 / 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一)
[感想] 今晚地獄座無虛席,鐵血的鎮魂歌 - 300 / 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二)
[感想] 今晚地獄座無虛席,鐵血的鎮魂歌 - 300 / 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三)

因為下面大概只看的到批判而已(笑)


300 in the sky

Zack Snyder 導演的《300 / Frank Miller's 300 / 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評價不怎麼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在影評網站 Rotten TomatoesCream of the Crop 知名影評人評價是爛掉的 51%,而全體影評的評價雖然高些,但是還是在爛掉邊緣的 61%。雖然在 imdb分數
目前還高達 8.3,而且在 ptt movie 板還呈現一面倒的讚揚態勢,如果上去批評「300 親衛隊」會隨時出現聲討你...不管是罵哪個部分都不行,他們都會用「雖然它的劇情不太好,但是畫面很美,所以你的批評都是放屁」這種邏輯回應,如果對方立論基本上沒問題的話就開始雞蛋裡挑骨頭,抓別人言語上的小毛病鞭笞...

所以到目前為止,給《Frank Miller's 300》高分或一致好評的地方,都是非常「大眾」的地方,popular places。imdb 的評分代表了大眾(特別是美國大眾)對一部電影的意見,而 ptt movie 板則大致上反映了台灣觀眾的看法。這兩個地方的口味都非常的普羅,而台灣作為美國文化大量輸出的「殖民地」,反映跟美國幾乎一樣並不是什麼出人意表的事...這點從幾乎只剩好萊塢製作可以在台灣首輪上映超過一個月就可以看出來,獨立製片或非美國片,不是一個禮拜就再見就是只剩少數幾間台北的藝術電影院在上映...某種程度來說,這是兼容並蓄的失敗,台灣島國文化的悲哀。

台灣是一個島國、是一個彈丸之地。雖然比新加坡這種「鼻屎大的國家」(cf. 陳唐山)大上不少,但是全國從北到南開車即一日可盡,媒體也都是全國性的,沒有「天高皇帝遠」這種現象,並稱不上是個大國。而且沒什麼天然資源。另外,台灣還是個移民社會...我們都知道這種傳統的囤墾移民者的性質是怎樣的:在原本的社會中屬下層階級,沒錢、沒資產、只有爛命一條,在原本的家鄉活不下去,所以只要有人引介,就會毫不猶豫的到一個什麼都沒有的地方「重新開始」。「反正已經沒有什麼可以輸的了」,大致上是抱持著這樣的觀念,台灣早期的閩南移民、紐澳甚至美洲早期的英國移民都是抱持的這種心態去開墾的。而他們前去開墾的新地,往往是一片蠻荒,這也使這些新社會常常呈現一種較為粗暴的民風,因為要在這樣嚴苛的環境裡生存,人不得不野蠻。所以在島國、缺乏天然資源、移民社會的交織之下,任何事物只要取得優勢就會想盡辦法把對手消滅,形成最大且唯一的存在。

所以台灣無法容許多元價值的存在,社會上只剩「主流價值」與「政治正確教條」,alternatives 不是被忽略就是被攻擊。不像大國一樣,非主流的東西可以躲到別人看不見的地方繼續快樂的存活。這在台灣是不行的,因為養分全部被主流的東西給霸佔了。藝術電影是一個例子,同性戀、外籍配偶也是一個例子。弱勢在台灣完全沒有發聲或存在的空間。

...上面是牢騷(喔天啊我還真是愛發牢騷,每次的牢騷都一大堆...orz)。
所以下面來講講為什麼《Frank Miller's 300》只是一個乏善可陳的空殼好了。


左圖為本片美版宣傳海報之一,上面的人是主角 King Leonidas;右邊是王后 Gorgo,點開後會有左半海報的大圖

雖然我是本格大螢幕主義者,但是這部片的畫面及音樂並沒有帶給我太多的驚喜或震撼。

先說音樂的部分吧。

這部片的音樂並不是一般「史詩巨作」,如 Mel Gibson's Braveheart 或魔戒常用的交響樂,而是採取了一般好萊塢動作片常用的...搖滾樂。我不能說這東西有問題,因為這部片本質上就是一個動作片,雖然在宣傳的時候片商(不管是美國的還是台灣的)都有點不要臉的還把 epic 的元素加進去,但是其實這部片「一點也不 epic」。既沒有宏大遼闊的場景,也沒有千軍萬馬同時奔騰的大場面,對於背景時代的交代也異常薄弱,如果沒有龍貓大王詳盡的介紹,一般觀影者根本就不可能知道為什麼波斯王要打希臘...所以這根本不能算是 epic movie。相信大家都有看過《Matrix / 駭客任務》吧,《Frank Miller's 300》的配樂基本上跟《Matrix》或《Blade / 刀鋒戰士》還比較接近一點,特別是在那些慢動作場景出現的時候所用的配樂,只是《Matrix》電子音樂用的比較多,而《Frank Miller's 300》則多用傳統的 rock。這種動作片的配樂通常都會有一個普遍的「問題」:相較於畫面上的特效或音效,配樂受到的重視往往「少很多」,沒有花大錢請好的 composer 寫配樂的下場往往就是配樂「一點也不出色」。我不否認《Frank Miller's 300》和《Matrix》或《Blade》的確在正確的時間表現出正確的激情(在別的地方我會用『氣氛』一詞,但是對動作片來說『激情』一詞比較適切),但是,那也僅僅是如此而已。你不會特別感受到配樂的存在,因為它「一點也不吸引人」,沒有寫得好的主題,所以就算看完電影之後再聽到也不會認出「哦~這就是 300 的配樂呀」。

這是它在音樂上的失敗。雖然這幾乎是動作片的通病,但是這不是無法解決的,端看製作人和導演如何取決。

接下來講講音效。這部片的音效我也不覺得很...震撼。不過這大概是非戰之罪,因為電影背景是設定在 480B.C. 的古代,那個年代連火藥都沒有,更別說榴彈砲、炸彈、火箭飛彈這類玩意兒了,連槍都沒有的狀況下,負責 foley 的人要作出華麗的震撼音效是很困難的...不過即便如此,這邊還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波斯派出「奇怪的魔法士(?我忘了確切的名字)」在那邊「丟炸彈」的時候,那個 foley 太詭異了,為什麼會去用類似水鴛鴦還是仙女棒的音效呢?那明明就應該是油彈一類的東西...用個火突然燒起來的「轟」一下還比較對啊 = =" 真不知道為什麼《Frank Miller's 300》的 foley artist 會選這種怪音效。

至於很多人推崇的畫面,我則是覺得「一點也不特出,僅僅是普通而已」。我實在是不知道,為什麼 ptt movie 板上的人都無比推崇這部片的攝影,說畫面美的像詩一樣,我實在是無法理解這種程度的攝影為什麼會好到不能再好,有人甚至說比《Little Miss Sunshine / 小太陽的願望》還好,真是...orz 講這話的人到底有沒有看過《小太陽的願望》啊?《小太陽的願望》的攝影其實是在平均水準之上許多,雖然我不會把它 credit as one of the best,但是排到前面絕對不是問題。不管是最後在選美比賽大家衝上台一起跳舞的 scene、剛到選美會場後哥哥跑去戶外找舅舅的 scene,還是哥哥發現自己有色盲然後衝下車之後由下往上拍的 scene,整個構圖都非常漂亮。雖然它基本上也是一個以人物敘事為主的電影,但是並不像一般好萊塢製作一樣,常常把人臉就放在畫面正中央,而是往往採取一種略左或略右、有重心的構圖,但是又不是初階的放左邊或放右邊而已,通常這部片裡面的單一場景都會有兩個角色(以上)(因為是個家庭電影嘛...),所以一左一右,但是配重(靠鏡頭的遠近)不同給了多數的畫面重心,但是又不會不平衡。這是《小太陽的願望》攝影之所以很好的緣故。反觀《Frank Miller's 300》的攝影就...弱多了,或許說,過於中規中矩。我想某種程度上跟 Frank Miller 的原著 graphic novel 裡面的圖也有點關係。我雖然沒看過這個圖片小說,但是從網路上少數可以找到的圖來看,Frank Miller 在原著中多使用戰士們的「全身景」,而不太有半身景甚至於 close-up scene;而又因為是古代的野戰,所以也不太有什麼背景可言,就是一片岩石、空地這樣。或許正因為這樣,攝影在先天上與《小太陽的願望》或其他從文字小說改編的電影比較起來就居於劣勢,在既有 graphic novel 的畫面就是廣角鏡頭的情況下,沒辦法將電影「流動的畫面」與「快速切換鏡頭」的特點發揮到極致。因為畢竟這部片的 Director of Photography(i.e. cinematographer) 是靠《Lost》影集的 pilot 被 ASC award 提名過的 Larry Fong ...如果沒有 graphic novel 的制肘我想他的表現應該可以更好才對。


300 美版宣傳海報之二,裡面的人物是斯巴達神廟的 oracle,老實說我覺得本片的攝影只有 oracle 的這個部分好而已,絕對不是因為她有露點的關係...(汗)

講到這裡,就牽扯到另外一個問題:如果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的表現不若之前來得好,有受到「某些東西」的制肘的話,那會是什麼東西呢?讓我們來看一下一般好萊塢電影的製作流程:製作人去弄錢、編劇寫劇本、導演負責整部片的敘事流程與分鏡、攝影指導負責將分鏡變為實際拍攝的畫面。跟最終單一畫面表現有關的就是導演的分鏡稿與攝影指導將分鏡現實化的部分。這個部分會因為導演的風格差異而有很大的歧異,有些很嚴謹的導演,例如《Matrix》的導演 Wachowski Brothers,他們本身是日本漫畫的 mania,自己也很會畫漫畫,所以他們的分鏡稿根本就跟最後拍攝出來的畫面「一模一樣」,只有主角的臉換成 Keanu Reeves 而已...草率一點的就像 George Lucas,他畫畫不是太好,但是還是會稍微畫個分鏡示意圖給攝影指導,讓他去「想辦法拍出我要的東西」來;最草率的大概就是香港大導演王家衛,這傢伙常常是到了拍片現場才告訴演員今天這場戲的劇本是啥,或者沒有確切的劇本,只用口頭交代一下,這個時候,怎麼可能還會有分鏡圖呢(笑),這個時候完全看攝影指導的發揮了,因為導演可能只是跟你講「我要怎樣感覺的畫面」,實際上要怎麼拍要攝影指導自己去生出來...so,在《Frank Miller's 300》這部片裡面,storyboard artist 雖然寫是 Richard Bennett,但是在 Frank Miller 自己是原作然後又跳下來當 producer 的狀況下,我想他不太敢擅自把 Frank Miller 的原作改太多...而導演 Zack Snyder 也不是一個多棒的導演,之前的作品只有《Dawn of the Dead》而已,而這部片的評價非常的糟...一致的評語是:George A. Romero 根本是在砸自己《Night of the Living Dead》這部大 cult 的招牌...所以,在導演也不特別好,storyboard artist 又不可能大改 Frank Miller 原著的狀況下,這部片的分鏡不怎麼樣一點也不令人意外。

以上是構圖的問題,接下來講講特效。

從 imdb 上這部片的 trivia 就可以看到,這部片除了一幕騎馬進城的 scene 之外都是在蒙特婁用 blue/green screen 拍的,然後事後再用電腦特效把背景畫上去...總共動用了十間不同的動畫特效公司,數種不同的 3D/2D 特效軟體。但是我必須說,這樣「全數位特效」的製作,在今天的技術力下,還是有所侷限。雖然說我不會像某些人一樣說出「全藍/綠幕特效電影無法表現出電影的精神」這種蠢話(因為全人工製造的『動畫』是可以跟傳統攝影電影匹敵的,靈魂上完全不會輸),因為畢竟對演員的 acting 來說,藍幕或實景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我覺得以今天的技術力,電腦特效還是只能扮演輔助的角色,還沒有辦法「真」得這麼徹底(這就有點像現在用 HDCam 拍攝的效果不若底片來得好一樣:我相信總有一天會趕上,但是現在還沒)。

舉例來說 Peter Jackson 的魔戒三部曲也使用大量電腦特效(按:大場面戰爭場面的時候,某一期的 Popular Science 有特別介紹,裡面密密麻麻的小兵都是電腦畫的,而且不是一個一個手繪上去的,而是類似 real time strategy game 一樣的作法...generate 很多具有 "AI" 的小兵,然後讓他們「自己」在戰場上廝殺,每個小兵的個性大致上是按照某種常態分佈分配的,有些電腦小兵特別勇敢能以一擋十,有些特別膽小,遇到敵人可能會逃跑的 XD 而其他的主要角色則是在小兵大戰的畫面建立好之後才一個一個慢慢畫上去...而這就是魔戒特效值得留名之處),但是起碼 Peter Jackson 在紐西蘭完成了很多場景的實際拍攝,所以在魔戒裡面 digital FX 大部分是輔助角色。另外一部我很確定有大量使用 blue screen 拍攝的片是《MIIB / MIB 星際戰警 2》,裡面一開始 Will Smith 抓住躲在地下鐵的外星人的場景就是全部用藍幕拍攝,之後再把外星人畫上去。老實說,這一幕看起來「相當真實」,比《Frank Miller's 300》裡面假的要死的房子背景好多了...不過我想之所以會看起來比較「真」的原因是,那一幕非常的暗...特效都是這樣,一暗就真了 XD

所以寫到這邊應該就可以看出來了,《Frank Miller's 300》裡特效我最不滿意的一點就是,背景。這整部片裡面的背景大概只有溫泉觀戰場的岩石跟海面背景沒什麼問題,前半段在斯巴達的背景都亂假一把的,不管是出征前的麥田(注意,不是草原哦,那是小麥田...而且每一根小麥都「一樣地」結實纍纍 = =")、斯巴達城裡的民房背景(這些民房完全沒有該有的陰影、全部都是同一個顏色,立面上也沒有任何的瑕疵)、還有就是某一幕裡斯巴達王宮裡的柱子,雖然有「刻意」做缺角上去,但是那個質感根本就不是正確的大理石質感...略帶銀灰色的質感怪的很,一看就知道不是真的...除卻這些之外,剩下的東西畫的都還不錯,不太看得出來「全都是電腦畫的」。但是!但是!花了這麼多錢的好萊塢製作居然沒辦法把場景弄到完美,我還滿訝異的...


300 中開頭的一個場景,也是很典型的一個場景:除了人以外的背景都是用電腦畫的,而且人體也用電腦大幅修飾過(把肥肉修掉、皮膚的瑕疵修掉之類的)所以看起來質感跟背景一樣...

而且有一個地方還有 bug ,出征前斯巴達國王在小麥田前與妻子離別的畫面,好幾個 take 王后頭髮被吹的方向跟背後的小麥田不一致...而且小麥田表現出來的風向也不是每一個 take 都一樣...VFX 指導沒有注意到這個 inconsistency 還滿不應該的,不過或許是因為這部片的 VFX 實在是包給太多廠商做了吧,每一幕都要統一難度就變得很高。

如前所述,Zack Snyder 不算是一個非常好的導演,雖然 George Romero 的《Dawn of the Dead》爛掉他自己要負大部分的責任,但是 Zack Snyder 並沒有讓它「至少在畫面上賞心悅目」或「不那麼糟」。作為一個導演,在《Frank Miller's 300》裡面我也不認為 Zack Snyder 有好好的扮演他的角色--掌握好敘事的節奏、將靜態的原著改換在動態的銀幕上表現、告訴其他 crew member 電影整體的風格該是怎樣。

對於一個「改編作品」的導演來說,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如何將原著消化後,讓它以新的姿態被吐出來。這個「消化後重組」的動作其實很難下一個 universal guideline,重組的太厲害的話會被原著的 fans 抱怨說「不忠於原著」,但是如果又太忠於原著的話往往會落得「沒有創意」甚至「不倫不類」的下場。這邊說的「不倫不類」是指在改編的過程中,受到原著太多的限制,或者導演沒有足夠的創意,以致於改編出來的影片顯得綁手綁腳的,電影該有的優勢跟特點(如:畫面的連續性、快速的換幕、攝影機動作等)完全沒有表現出來。今天 Zack Snyder 的問題就是他消化的不太好,或說重組的不太好。

當然,就改編作品而言,消化後重組的劇本好壞影響也很大,因為某種程度而言,戲是跟著劇本走的。只不過今天《Frank Miller's 300》是一部純然的動作片,相形之下劇本的影響就小很多。如《波特萊爾的冒險》或《查理與巧克力工廠》這種以劇情取勝的片子,腳本的影響才大。

所以,Zack Snyder 在《Frank Miller's 300》裡面到底哪裡做的不好呢?我想最大的問題是,他對於這整部片敘事的節奏掌握的非常差。基本上這部片是動作片。不管是片商、製片還是腳本寫作,都把這部片當成動作片來對待。在 imdb《Frank Miller's 300》的 trivia 裡面也有寫,這部片在一些史實的設定上有作更動(方陣、戰法與盔甲),原因是「這樣看起來比較酷」--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這部片的製作群並沒有打造 epic story 的想法,而是要做一部「痛快淋漓的 action film」。它 action film 的本質也可以從大量使用吳宇森招牌的 bullet time 看出來。但是《Frank Miller's 300》作為一部 action film,其節奏的 timing 卻很差。對,在我來看是「很差」。一般來說,動作片的節奏大致上是比較快而緊湊的,action-intense 的場景也是比較多且長的,因為觀眾進電影院就是要看這部份的戲啊。但是在這部片中卻不是這樣。這片敘事過程中快慢場景的交替過於頻繁,每一個 action-intense 的 scene 都不夠久,才剛炒熱的場子隨即又被慢調子的戲給冷了下去,以致於整體節奏不夠流暢,完全缺乏一個成功動作片該有的暢快感。不要說跟非常會說故事還得過奧斯卡獎的 Ridley Scott《神鬼戰士 / Gladiator》比了,連 Michael Bay 的純芭樂片《絕地戰警 1,2 / Bad Boys 1,2》的整體流暢性都比《Frank Miller's 300》好很多,雖然前述三部電影的節奏都還是有一陣一陣的快慢交替,但是交替速度不會像本片一樣這麼頻繁...又不是要冰火五重天,這麼頻繁的冷熱交替幹嘛?激烈也激烈不起來,跟饅頭吃太快塞在嘴巴裡一樣的感覺吞不下去吐不出來的感覺有點像,真搞不懂 Zack Snyder 在想什麼...

另外,我沒看過原著,不知道是原著裡就有還是 Zack Snyder 抑或者是哪個製片的主意(我之所以會認為是製片搞的鬼的原因是,像這樣一部耗費鉅資但是導演並不是那種擺出名號就會有一堆 studio 搶著出錢給他花的大喀,資金必定是製片想辦法去遊說 studio 得到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製片 / 出資片商就對片子有一定程度的發言權...),這部片裡面有幾個地方的表現手法給人異常強烈的「既視感」...講白一點,就是有抄襲的嫌疑。第一個地方是那個駝背的牧羊人 Ephialtes,不管是他的整體造型還是動作或者是一開始跟蹤斯巴達軍隊的行動,都跟魔戒裡的 Gollum 一樣,實在很難不讓人覺得角色設定或服裝設定沒有參考目前幻想史詩電影的聖杯:《魔戒 / The Lord of the Rings》...另外一個很難讓人不連想到別部(很成功的)片的地方是:最後一場戰鬥時,King Leonidas 的回想那一幕。染成黃色的畫面、一望無際的草原、面目安詳的妻子...這不是跟《Gladiator》最後一戰中 Rossel Crowe 的角色,Maximus,的回想一樣嗎?最後一幕當 David Wenham 飾演的 Dilios 回到斯巴達的時候,一樣是在一片一望無際的草原(按:其實是小麥田...),國王的妻兒站在草原之中的那一幕,根本也和《Gladiator》中 Maximus 死掉之後「回老家」的畫面一樣...唯一不同的是,這裡回來的並不是 King Leonidas 而是 Dilios 而已...除此之外,整個畫面的氣氛、顏色乃至於布景都幾乎一樣。很難讓人不覺得這幾幕有「交互參照」。

最後來講講劇情設定。

(以下恐有雷)



如前所述,我沒看過原著,所以不知道人是誰殺的,前面講的很多問題都有可能是原著的問題,也有可能是電影製作中負責該部分的人員的問題:例如節奏快慢交替過於頻繁、Ephialtes 的形象跟 Gollum 很像這些。不過下面要講的這一點很明顯是原著的問題:希臘城邦中最不自由的斯巴達人喊著 "fight for freedom" 這一點。ptt movie 板上有人考證指出原著中的確有提到這一句話,所以這個鳥蛋並不是腳本或導演或製片加進去的,是本來就有的。其實從電影一開始對於斯巴達文化的描述就可以看出,斯巴達基本上是一個一點也不自由的地方,不管是用現在的標準,還是當時雅典的標準,都一樣的不自由(而且不民主)。但是在本片中,斯巴達卻被描繪成一個類似「民主最後的堡壘」之類的地方。相反的,在劇中被塑造成邪惡形象的波斯國王 Xerxes,其實對被征服地的控制很低,相較於之前與之後的大帝國,波斯的統治算是很「民主」的--因為他們採取了類似自治的異域統治手段。所以實際上片中波斯王的陳述並沒有錯:我(們)是民主的、寬容的,你斯巴達的國王才是無理而殘暴的。事實上這個陳述也相當具有邏輯上的必然:在一個通訊及交通都不發達的古代,要統理一個橫跨兩洲的帝國,不授與相當的自治是不行的;而對一個幅員廣闊而且兼有多個民族的大國來說,君王必須更有包容性,容納各個不同民族間的文化差異,並某種程度的尊重之,不然這些異民族是不可能乖乖聽話而不造反的。試想,光是新教與天主教的差異都可以讓英格蘭跟愛爾蘭打得如此不可開交,那波斯人跟其領地下的其他種族人民的差異不更應該不共戴天?但事實上,這樣嚴重的文化衝突並沒有出現,因為大國必然具有的包容性使然。這就像美國能夠兼容的文化差異遠較台灣或新加坡來的高一樣。

另外,很多人看完這部片都覺得邪惡的波斯是在比喻現今同一塊土地上的國家--伊朗,而斯巴達所代表的希臘則是暗指根源於希臘時代的以美國為首的西方,《Frank Miller's 300》所描述的正是這樣一個為自由(即正義)而戰的美國對抗邪惡、具侵略性、不自由的伊朗的故事。關於這樣的見解,我不能說它錯,因為詮釋人人可作,而且沒有對錯的區別。但是我自己的看法卻剛好相反:我覺得,帶著大軍四處侵略的波斯正是小布希的美國現今的寫照,而小國寡民但是卻很有骨氣小蝦米對大鯨魚的斯巴達反而是指伊朗。尤有甚之,帥氣的伊朗總統 Mahmoud Ahmadinejad 的外表還跟主角 Gerard Butler 在本片中 King Leonidas 的扮相比較像呢!短的黑髮加上一臉的絡腮鬍,這不是跟帥氣的 Ahmadinejad 一樣嗎?



上圖為 Gerard Butler 在片中扮相;下圖為伊朗總統 Mahmoud Ahmadinejad

是故,不管本片原著、編劇、導演、製片想講的是什麼,到底是要抱美國的大腿恭維小布希、打擊伊朗,還是要諷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用兵,這部片最後呈現出來的結果,在我看來都是對現今美國中東政策的諷刺。either 是直接諷刺或是對諂媚的反諷。

所以作為一部動作片,《Frank Miller's 300》這部電影沒有史詩電影的深度和內容;而全用電腦特效製作出來的場景又不是那麼的完美、導演敘事也不夠流暢導致動作的部分也並不精彩,波斯軍隊一個兵種一個兵種一個個「單獨」跑去送死這種蠢設定就更別提了,論畫面音效音樂這層電影的「皮」,這部片也沒有出色到哪裡去,所以我說它只是一副「乏善可陳的空殼」,連「華而不實」都不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igin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