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我寫網誌的這一年半來,我不是沒想過寫篇以國家認同為主題的文章,只是對於把類似的議題帶到自己的網誌一直猶疑不定。如今,我來到美國兩年了,在異鄉生活,往往會有不同的感受,在台灣的時候能接觸的永遠就是那群人,到了美國,接觸的人變多,對同一件事的觀感也不一樣,重新審視之後才發現,現在的感受才是我真正的感覺,也許,這是出國留學的另一種收獲吧。

  先說好,這是我個人的想法,我不需要其他人告訴我對不對,我也不想跟其他人辯論。如果你喜歡、認同我的想法,對我來說我很開心;相對的,如果你不喜歡我的想法,我也ok,請您移一下玉體,留言就免了,糾正我只會被我刪掉,對不起,我的blog是一言堂,不喜歡我的論點的人,你自己知道怎麼辦。

  以前在台灣我總會跟人家說,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但出國後這句話的前面那一句愈說愈多,後面那一句卻從來不講。

  我是外省第二代,爸媽都是外省人,他們小時候都住過大陸老家,對他們來說大陸是他們的故鄉,有一種強烈的親切感,縱使他們在台灣過了一輩子,卻始終無法忘記故鄉的味道及童年的回憶,也因此,他們每次回台灣的時候都會順道去大陸看看。

  事實上,離開台灣前我很怕遇到人家問我國家認同的問題,我實在不知道要怎麼告訴人家我心裡的想法。台灣這個社會其實很兩極化,在一些人眼裡,台灣人跟中國人永遠只可以二選一,我不喜歡被人家逼著要答案,所以索性就閉嘴什麼也不講。不過我很不能忍受的就是有的人老喜歡講什麼「喝台灣米吃台灣水…巴啦巴啦…」,諷刺的是,這些人當中有些人離開台灣多年,吃美國米(或日本米)、喝美國水(或日本水),不也是心向台灣?在他們的想法中,台灣是他們的故鄉,所以他們可以不必愛美國(或日本);同理,我爸媽的故鄉是中國,他們雖然吃台灣米喝台灣水,但是我爸媽也為台灣這塊土地奉獻了一輩子,他們不欠台灣什麼,那為什麼他們不可以心向中國?同樣都只是對故鄉的一份情感而已,用在不同的人身上就有不同的標準,這些人,嘖嘖…

  然而對我來說,中國,就只是中學時課本裡所提到的一個國家,它是我爸媽的故鄉,我可能對它有一點好奇,但怎麼樣就是沒辦法跟它有任何感情的聯繫。我並不是沒去過大陸,2003 年年初我去過一趟上海,在那邊待了一整個月,除了講的話互通,我實在不覺得我跟他們是同一個世界的人,在如此進步的上海都讓我有這樣的感覺,我無法想像我到了我父母的老家會是什麼樣的感覺。

  出國後,很難不與大陸人有交集,我並沒有熟識的大陸朋友,頂多就是點頭之交,或是偶爾討論一下功課而已。每次聽到與我擦身而過的人講的是北京腔中文,我只想快速離開,一點都不想跟他們攀談。有一次上英文課,由於班上大多是中國人及台灣人,老師要我們針對兩岸關係發表自己的意見,有個中國來的女孩子是這樣說的:希望台灣可以重新回到中國這個大家庭的懷抱。她算是講的非常溫和得體,只是當她說到大家庭的時候,我卻完全沒有一點我們跟他們是一家人的感覺。剎那間我明白,長的一樣,說同樣的話,彼此有共通的文化,但在分隔那麼多年之後,所有感情的連繫早就已經被抹滅殆盡,跟那些中國人,我一點都沒有親切的感覺,聽到北京話,我想做的只是趕快離開。如果我們真的是一家人,誰能告訴我為什麼為這樣?

  有一次我跟我朋友在打棒球,剛好隔壁場的小朋友打完比賽要離開,幾個小朋友對我們大喊 Matsui(紐約洋基隊的日本籍球星),我回喊:We are not Japanese.小朋友的家長問我們中國有很多人打棒球嗎?我很大聲的告訴他們:We are from Taiwan. Taiwanese love to play baseball, but Chinese people don't.在我的潛意識中,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澄清我來自台灣而非中國而不是直接告訴他們中國人不愛打棒球。

  在政治上,我並不屬藍色或綠色,在國家認同上,我卻毫不懷疑的認同我自己的故鄉,要我承認我是中國人就好像要我承認我是美國人一樣讓我不自在,我想與中國的連繫大概就只會到我父母輩那一代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屎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