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提到養魚可以很難也可以很簡單,重點在了解魚的習性。如果你問有養過魚的人,養魚首重什麼?
有經驗的人一定會回你這句”養魚先養水”。大哉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我個人覺得這句話其實包含了兩個層面”作水”與”養菌”。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來談養水吧!
1. 作水
什麼是作水,為什麼要作水?我以花蓮的水質來說明。
上一篇文章提到養魚可以很難也可以很簡單,重點在了解魚的習性。如果你問有養過魚的人,養魚首重什麼?
有經驗的人一定會回你這句”養魚先養水”。大哉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我個人覺得這句話其實包含了兩個層面”作水”與”養菌”。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來談養水吧!
1. 作水
什麼是作水,為什麼要作水?我以花蓮的水質來說明。
如果你問我”養魚很容易嗎?”,我想我會這樣回答”養魚很容易也很難”。
我自己目前有九個魚缸+1個蝦缸同時在run(不是系統缸,每一缸都是獨立的),目前每一缸的活體都養得好好的(大部份都超過一年以上的),但偶而還是會有一、兩隻突然就掛給你看。
當然,我不可能會有那麼多的時間去照顧每一缸,所以我弄了幾個懶人缸。以懶人缸的方式來養魚,我會說真的蠻容易的。有多容易呢?我在陽台養了一缸孔雀魚、一缸白雲山,每天餵一次,只補水不換水。這兩缸的水量大約是10公升,沒照明也沒加溫棒,只用水妖精打氣,就這樣,至今兩次冬天寒流來了,也都挺過去了。孔雀魚還給他生生不息,目前已經不知道是第幾代了。所以,你說養魚很難嗎?這樣看來一點也不難吧!
ps. 後來養在陽台的孔雀魚,沒什麼在照顧,現在已經是第N代了(由於近親繁演的結果,子代很明顯的已經出現弱化的現象,Body愈來愈小)。
最近這兩年,我又開始養起了魚。養魚對我來說,有著與兒時記憶深刻的連結。
第一次擁有屬於自己的魚缸,應該是我小學三or四年級的時候吧。記得有次月考進了班上前三名吧!當時和爸媽說我想養魚,於是有了第一個魚缸。
依稀記得那是一個三呎的金魚缸,用矽沙(又好像是珊瑚沙)+上部過濾,沒有種水草(只有假的水山和假草),有打氣(應該是有打氣機吧)。
那時候,什麼也不懂,魚缸要如何的管理,但每天看著魚游啊游地,真的是蠻開心的。當然什麼都不懂的情形之下,魚兒自然就一隻一隻游上了天
(下圖是我目前擁有的1.5呎魚缸,和小時候的相比,算是小巫見大巫了。)
之前就已經聽過歐舍咖啡的大名,這一次和Winnie一次買了四種咖啡豆,分別是瓜地馬拉希望莊園、肯亞奇安度、薩爾瓦多阿拉斯加莊園、哥倫比亞希望莊園。四包加起來有兩磅,只要1張小朋友的價錢,實在讓人覺得物超所值。
瓜地馬拉咖啡算是我們常在喝的咖啡,以前在Junior(喬尼亞)那裡也常在買,總覺得瓜地馬拉喝起來有一種獨特的焦土的味道,我一直以為是因為當地火山灰土質所培養出來豆子的口感。Well,這一段是我自己在猜想的,不知是真是假。
Winnie和我都是用Syphon煮咖啡,因為我們主要都是喝單品。Winnie煮的瓜地馬拉都很好喝,可以表現出其前中後味。不像我煮的,大多時候都不太像是瓜地馬拉。
以下就是歐舍自己對這支豆子的介紹。特轉貼過來和大家分享。
來到花蓮後 就一直嚷嚷著要買一台單車
實在是因為 這裡好山好水的 又有規劃好的自行車專用道
如果不騎車 實在是太浪費了
就這樣 Giant Yukon 成為我的坐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