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地下

這本書名其實來自於一首歌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

為近發現對這樣含有音樂、跟音樂相關的文章/書籍頗感興趣,像是從國中圖借的<聲音與憤怒> ,之前買的<那個男孩攔下飛機>以及他的最新譯作<三十一首歌> (尼克宏比的作品,還有失戀排行榜、非關男孩等)。因為失心風買的DJ小樹的搖滾小說(這樣說恰當嗎??) <1982> ,以及唱片封片設計師蕭青陽的傳記<原來我的時代現在才開始>

其實並沒有什麼非看不可的原因,而是就單純的對這樣的題材感興趣,一開始讀村上的作品,他的書中絕大部分都會出現音樂,他自己本身也是個爵士樂迷。像是他會提到XXX的BGM是什麼歌,雖然出現在他作品當中多數的名稱(歌名或歌手),在閱讀之前都未曾聽聞,看過一回也不一定會記住,不過這陌生感尚不造成困擾。

這本<地>是散文集,是作者歷年認真寫的一些文章,有些還有經過再修飾/補充過,看完這本書後,直覺的認為書要說的,就是「青春」和「音樂」(尤其搖滾樂)。作者馬世芳(blog)為廣播人以及543音樂站站主,音樂從十六歲進到他的生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並且影響他極劇,之後也從是跟他母親一樣的工作,成為一名廣播人。

很慚愧的是,作者在書中提到的音樂我絲毫的不熟悉,但聽Billboard排行榜,喚起自己國高中時收聽、收集西洋音樂資訊的過去。作者在書中以一種獨有的語調道來青春往事、與音樂交集的種種,像是躲在校刊社系辦中聽音樂,還有當時後寫下的什麼共犯結構、戰鬥位置、論述霸權……那類的文章,現在已經……好遠好遠。

95、96年,我相當迷西洋音樂,現在依然,只是跟當時候所感受到的已經大不相同,我能夠體會到那種瘋迷的感受。馬世芳提到關於他校刊社的經驗,也將我拋回高中時期的社團回憶。遺憾的是,我再怎樣都找不到我自己那接邊的校刊(二中青橄欖)。回憶起來的是同樣陰暗狹窄的地下室社辦,我們開會、去打字行、上課、去台北採訪……種種。

青春是可以相通的。超過時空限制。

這是多麼有趣的一件事,身邊那麼多朋友,不乏跟我同年,以前那左右時點入學的,有著相似的成長環境,對於當時的流行,我們的年紀相仿,在日後談及卻沒有更深一層的感動。我跟作者年紀不同,瘋迷的內容有所不同,不過卻實在的收到那種心情。


那種孤獨抑鬱的青春,那是當然,因為他的興趣根當時他的朋友有所不同,在那之中的成長,真是很有「blue」的感覺。該怎麼說那種既孤獨而巨大的自身存在感呢??或許正如他在書中提到的:「搖滾樂其實是很矛盾的。看似熱鬧,實則無處不浸透著寂寞。」好的搖滾樂能夠將千千萬萬的搖滾樂迷的孤獨串連一起,那種意識到「集體」存在感的同時也消弭的孤獨,是既肯定又否定了孤獨的存在。

從字裡行間讀的出他的音樂涵養,卻也對他的文筆感到敬佩,看的出來下了苦心,溫和緩慢的情感滲透,身上依然存在的某種「純真」,令人感到美好而懷念的質地,是種令人心安的好聞氣味,文人氣息。但搖滾樂卻又是那麼批判這個世界,對生活所發出的控訴,聆聽並且喜愛這種音樂的人,是否也會帶有這種矛盾(寫作以及音樂)的特質呢??

我想到蕭青陽,那位執著、對生命包持熱情、熱愛工作的唱片封面設計師,喜愛音樂的他,在<原>一書當中,也不約而同傳遞出這種「熱力」。

本書的最後一篇<有一陣風吹過>,觸動我與好友們的共同經歷,那些大學時期因為某些信念一起努力的過程,但世事變化無常。正如書中<深邃南方升起的吟哦>,提及黑人盲眼歌手,沙啞唱著對生活、生命的感觸,觸碰死亡、生命的無奈、掙扎,以及繼續。

我想起昆布在<移動書房>的一句話:「痛苦使人貼近人類生命的深度。」(我想尤其是生老病死)

青春倘若是一連佚失過程,音樂則是那過程的配樂,而日後再次聆聽時,我們便能隱約的明白那些遺失的、美好的,究竟是什麼。音樂在當時令我們抑鬱生命找到一個宣洩的出口,並且是記憶附著之處。它使青春不在那麼慘綠、蒼白,對這世界的無能為力化作一句句的歌詞,大聲的被我們唱出、記住。

聆聽自己也深有同感的歌曲,就是一種向內的傾聽。

音樂作為一種創作,一種對自己、對世界的聲音表達,唱/聽音樂的我們,也是歌頌/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

「出清存貨,纔能告別青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ottel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