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形態 曲解美意
何謂民主?在台灣其定義早已扭曲。只要勇於嗆聲,管他言之成不成理,足以讓媒體趨之若鶩,在位高官「大顆汗,小顆汗」忙於滅火,幕僚人仰馬翻。
媒體披露:新北市府贈送全市各小學新當選的自治小市長每人一個可顯示儲存金額的智能撲滿,竟有家長因該項禮物包裝外盒說明是簡體字,內容標了「適用中國所有流通硬幣」,即痛批:「難道新北市被對岸給統一了,竟鼓勵存人民幣!」如此狹隘的思維,如何教育孩子,擁有開闊的視野,培養國際觀呢?如果小市長們知道他們手中的小小撲滿,竟掀起了軒然大波,我想大概會覺得大人們為何如此無聊吧!
任何事情,只要一牽扯到意識形態,就會陷入「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的窘境,莫怪維基百科下了如此註解:「意識形態是一種似是而非的解釋世界的方式。它賦予人以認同、尊嚴和道德的幻象,而使人們與現實世界輕易地脫離。」令人讀之,不覺莞爾。臺灣地狹人稠,可別因此變得目光如豆,何不「立足臺灣,放眼國際」,為下一代做一個良好的示範,這樣才是正港的愛臺灣啦!

t27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化不等於英語化



* 2010-05-19

* 中國時報

* 【廖咸浩】



 前幾天教育部對台北縣「英語活化課程」的明快處置,值得肯定。但台北縣府的善意何以無法成就良善政策,除如全教會所言違反均衡與適性教育等原則外,還須更深一層思考這類政策對人力素質及整體文化所造成的負面衝擊。



 本案最終的目的當然是強化下一代的國際競爭力,但之所以引人爭議卻正是因主事者「國際化」認知不足。多年來「國際化」的堂皇標的吸引大量資源,英語也順勢扮起關鍵性角色。但「國際化」到底何所指?在正確「國際化」認知下,英語扮演什麼角色?在台灣卻迄未有理論基礎上釐清,但各級政府已有不少政策盲目暴衝,讓人心驚不已。



t27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從英語看周錫瑋的國際觀



自由時報 2010.06.07 ◎ 吳佳倩

筆者針對非英語系國家進行英語課程的比較研究,回歸到課程的本質,重點如下:

德國是從三年級開始才有外國語的課程,並且通常是透過遊戲的方式進行,沒有考試,著重在口語,一年級的總授課時數是十七到二十三個小時。台灣目前已經到達他們的上限,四年級是二十三到二十七個小時,台灣目前是二十九個小時,台北縣卻還要再加三個小時。


法國六到八歲的孩子,外國語不得低於一個小時,不得高於兩個小時。值得一提的是,體育課是三個小時,藝術課是三個小時。八到十一歲的孩子,外國語(選修英語為主)的總授課時數,不得低於一個半小時,不得高於兩個小時。



西班牙的英語教育,從國定課程綱要看來,是從中年級開始才有外國語的教學,一二年級是沒有的。中年級總時數是一七○個小時,平均每週上課時數是兩個小時。



最後是周縣長最愛引用的韓國。根據韓國二○○○年的第七版國定課程綱要,小三才開始上英文,每週授課時數是一個小時,到高年級是兩個小時。

t27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課程多元? 包裝美麗糖衣

【聯合報╱段其文/國小教師(北縣新莊)】

2010.05.15 02:06 am

行行好吧!縣太爺們。

我知道,你們有一些理想,更有選票的壓力。但是,可否偶爾靜下心來,傾聽基層心聲、認真思考你所執意推行的政策,真的有利於孩子嗎?

九年一貫課綱之分段能力指標明訂:英語課程在國小階段是從三年級開始才教英語,但你們卻執意要把執政縣市的英語教學提早到小一開始教,讓家長們不得不提早將孩子送至美語補習班去補習,以免輸在起跑點。

台北縣不顧教育部一再糾正執意推行「活化課程」,用包裝著美麗糖衣的說法,蒙蔽不在教育現場的社會大眾,誤以為:學生並沒有加課,那多出來的半天時間,是以社團的方式,讓孩子能依其能力活潑多元的學習英語。

事實卻是:大型學校不可能在一個半天內,全校或全學年同時排英語課,因為即使加進活化英語教師師資仍然不足。結果,多出三堂課被打散在周一到周五各時段,於是實施活化課程的那一個下午,孩子可能會上到國語、數學、自然…。

縣太爺們,你們今日的地位真是不可同日而語了,只要揭起「地方自治」的旗幟,儼如春秋戰國時的霸主,大至動搖國家制訂的教育課綱,小至兒童節要不要出功課都要管。就因為你們有著這樣的優勢,可否多為孩子想一想,多傾聽基層的聲音,尊重教育的專業,讓孩子不必一再地當白老鼠,最後成為實驗下的犧牲品。


t27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怎樣經營自己的人生,才算稱職?
一個人,在掌控自己的人生的同時,不知不覺的也在掌控著另一個人的人生。
追求卓越、不斷突破、符合世人的眼光... ... 與自我實現的分界何在?
人在追尋的過程:自我的要求、家人的期待、旁人的目光是壓力的總和,如何覺察壓力指數已滿格,何時該喊:卡?
破表後,又如何修復,恐怕比對抗那些壓力更難上加難。
驀然回首:成功與痛苦、平凡與快樂,如何抉擇?要靠自己的智慧,細細傾聽自己內心最深處的聲音,只求不負我心,至於家人的期待、世俗的眼光放在其次吧!好好珍惜自己,才有更多能量去愛身旁的人。

t27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