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先來一段電影簡介(資料來源:開眼電影網–權力風暴

故事講述分為記者與國會議員、大學教授、身陷戰場的兩位士兵,同一時間共三條支線的人物間展開,探討九一一事件後,深受美國民眾注目的反恐話題與反戰議題。

長達四年僵持不下的對伊戰爭,耗盡民眾對戰事的耐心,也讓美國社會對於反戰議題輿論紛紛。國會參議員賈斯柏(湯姆克魯斯飾)為了利益,延請記者珍妮羅絲(梅莉史翠普飾)為更激進的「新戰略」背書,以推動戰事延展。另一方面,滿懷理想的大學教授史蒂芬(勞勃瑞福飾),則針對反戰議題向學生進行授課。

此時,戰場卻傳來教授前學生(德瑞克路克飾)與恩尼斯(麥可貝納飾),兩名美國大兵失聯的消息,毅然投筆從戎參與對伊戰爭,卻身陷戰場命懸前線的兩人立刻引起參議員等人的注意。

野心勃勃的政客參議員賈斯柏、鍥而不拾的記者珍寧羅斯,與積極尋求救援反戰理念卻受到嚴重考驗的教授,各為自己所屬的立場展開激烈的辯証。在這一場政治的操弄與人性的角力下,他們又會為兩位士兵的生存之戰帶來什麼影響,兩位士兵又是否能平安歸來? 






我該說這是一部戰爭片嗎?
的確,裡面是有戰爭場面,
也有一些對戰技巧。
又或者它是一部教育片?
老師用言辭激發學生思考,
和學生對談人生價值觀。
還是,要說它是一部政治片?
描寫政治場裡的心機,
記者媒體和政客互相操弄人們的閱聽內容。

答案也許是「以上皆是」,
但也可以是「以上皆非」。

這部片,核心主題是很老梗的「正義」。
編劇提供很多不同視野的正義,
政客vs.記者、老師vs.學生、強國vs.弱國,
每個人自有一套解釋和定義,
但重點是:誰能夠確定自己的正義才是真正的正義?

這讓我想起前幾天寫的碎碎念,
我主張的不是正義,是私義。

列位客倌,諸位網友,
咱們就打開天窗說亮話,
這世界上有誰不自私?
你說的正義、他說的正義,
都是你的主觀、他的主觀,
是一種說辭,
或者如這部電影裡說的,
是一種「推銷的手段」。

政客要推銷他的政策,
選民的支持就是選票,
選票就是錢,就是權力,
這些就是他要的東西。

記者要推銷他的見解,
他對新聞的品味(taste),
他對消息的敏感度,
報導的公平性和獨特性,
可以讓報社賺錢,自己也賺錢。

老師要推銷他的理念,
他對學生的期望,
把自己的人生觀揭露給學生,
他要推銷他的教學手法;
學生則是要推銷他的青春,
他對這世界的期望,
(一般正常人對社會該有的期望),
某些方面來說,
是比較單純、淺薄、尖銳的訴求。

誰推銷成功,誰就說服了對方,
贏得對話的主導權,
但在這部片裡面,
除了學生被說服了,
其它人好像都…(囧)


這部片場景有三,對話人物有三,
鏡頭在這中間轉來轉去,
我突然想到,
如果這些片段是各自獨立的,
我們會將之串連在一起嗎?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並非同時發生,
但它們之中的確有一定的關係存在,
會彼此互相映襯、影響,
不是上帝(the Almighty)的我們知道嗎?
編劇讓我們得而窺知這三段對話中間的關係,
觀影者心中就會有比較確定的答案了嗎?


以上這些都是無解的問題。


回到一開始我提到的,
我們該將「權力風暴」定位成什麼片呢?
有件事情很奇怪,
在戰場、政客辦公室和老師辦公室之間的轉換,
我居然一點都不覺得奇怪?
那種緊繃的、肅殺的感覺,
居然是一鏡相連的!

最後,我要提一下政客最後那句話:
"I am not running for the president."
他回答的太快又太肯定了,
反而讓人有種虛假做作的感覺。
我覺得,那種回答「唔…我還不確定」的政客,
還比這種回答的政客還真心吧?

畢竟只要是聰明人都知道:
「把話說死,人就早死。」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edy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