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光影遊戲‧鶯歌陶瓷博物館(館內篇)
 
DSC_4679 
<窗戶外的藍天>
  走進鶯歌陶瓷博物館,才知道光影的頑皮,在這個專程為它打造的盒子裡,盡情嬉戲、玩耍,四處留有它們的足跡,等著帶給進館的旅人,最盛大的驚奇。
DSC_4680 
<灑落的陽光>
  微涼的冷空氣,掃去一切煩熱的心,明亮的陽光,輕輕地灑落在身上,抬著頭享受這片光線跳舞的場域。
 
DSC_4681 
<鶯歌陶瓷博物館>
  這就是一進陶博館的第一印象,大片的玻璃、沒有遺漏的美景,當天天正藍,陽光帶著這一切,溜進了灰色的大盒子,變化著隊形,剎那間覺得這一刻真的很美。
 
DSC_4683 
<成雙成影>
  在出入口附近的陶器,是收藏雨傘的容器,這裡的點滴少不了「陶」的蹤跡。
 
DSC_4689 
<陶板置物櫃>
  整片猶如藝術品的陶板,每一格有著自己的畫面,獨一的編號,與一把神奇的鑰匙,讓人就算沒有可放的背包,也想打開來一探究竟。
 
DSC_4743 
<光影階梯>
  上下樓層有著不同的路徑。第一條,選擇在轉角的階梯,在這裡不需要特殊的照明,因為沒有任何可以取代自然光的存在。
 
DSC_4745 
<陶藝小品>
  灰色的清水模,格格放入不同的驚奇,有如小品般的陶藝,在高高低低中、光與明暗間,給人相異的感受。
 
DSC_4747 
<陶藝小品>
  層層階梯,賜予人不同高度的視野,相同的事物在隱藏、顯露間,讓人駐足,於是這條階梯倒使得奇緣花了跟展覽室相同的時間。
 
DSC_4748 
<陶藝小品>
  陶博館,似乎不想讓人這麼早離開,不告訴你有哪些可以看,因為除了既定的展覽外,還有著更多與光影嬉鬧的空間。
 
DSC_4751 
<陶藝小品>
  尋找它最適合的地方,嘗試讓它放在角落,創造屬於陶博館的國旗。
 
DSC_4917 
<陶藝小品>
  登上三樓,越接近天空,光影的比例變了,感覺也變了。
 
DSC_4754 
<光影階梯>
  感覺簡單,卻豐富,讓階梯不只是空間的相連,更添加了品嘗的時空。
 
DSC_4912 
<光影階梯>
  明亮的燦爛,這不是一個室內博物館可以容易做到的事,也不會有人特意在樓梯間打上聚光燈,但陶博館納入自然的元素,輕易就能做到,讓奇緣爬起樓梯更起勁,完全沒思考是否有電梯存在的必要。
 
DSC_4684 
<方格欄影>
  無數的方格,擁有一定的韻律,橫條的欄杆是接通樓層的捷徑。
 
DSC_4755 
<方格欄影>
  穿梭在展場的Z字型梯,是第二條相連的選擇,不但具有功能性,更有透視的美觀效果。在這裡不覺得水泥、鐵欄杆不美,反而開始喜歡上這種簡單的線條感。
 
DSC_4867 
<方格欄影>
  陶博館有許多休息的空間,一張長椅,一個景色,讓人有許多吐與吶的放鬆,不用一口氣把所有的展覽放入腦袋中,也無須無止盡的走訪,也可以來這裡享受純粹的平靜。
 
DSC_4909 
<方格欄影>
  每個騰空的平台,皆是另個視野的開闊。
 
DSC_4919 
<方格欄影>
  例如,第一張的藍天,當奇緣走到三樓時,換為鶯歌的山與鎮,好期待是否會有落日的一刻。
 
DSC_4757 
<陽光特展室>
  另一邊俯瞰弓形建築中的「陽光特展室」,建築與陶瓷對話的時刻,感覺彼此是為了對方而存在,這種感覺在其他的博物館很少感受到。
 
DSC_5203 
<陽光特展室>
  直接讓人存在於陽光特展室內,看出建築的弧度與支架。
 
DSC_5195 
<地下餐廳>
  從一樓看到地下的餐廳,鋪滿黑白灰三色的馬賽克磁磚,與像朵朵盛開的花朵桌椅,營造屬於陶博館的用餐氣氛。
 
DSC_5229 
<地下餐廳>
  直接走到地下餐廳,整片的桌椅海,因奇緣到訪的時間博物館只有寥寥幾人,其中還有幾位外國朋友,但清閒的早晨、人煙稀少的博物館,顯得更寧靜、遼闊。
 
DSC_5234 
<由下往上>
  換個角度,由下而上,也很有感覺。光是這個環境就讓奇緣開始愛上這裡,與光影玩捉迷藏的半天,留下了足夠的運動量與豐碩的影像,期待著休館十天後的開始,一場陶藝界的奧運盛事—【2008國際陶瓷藝術節】,即將在陶博館休館結束後揭開序幕!
 
【後記】
  鶯歌陶瓷博物館是間「親切」的博物館,館內除了不能使用閃光燈與腳架外,建築、展覽品皆是可以隨意拍攝的主角,除了用眼睛瀏覽外,還可以用影像再次品味,讓奇緣充分享受靜物的世界,心也跟著一起沉靜。
 
by奇緣
 
【系列閱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奇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